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348(2 / 2)

陈德兴哈哈一笑,看着胡子花白的史天泽,“将来中原平定,这等思战之兵,还是有去处的因为对大明而言,天下不再局于华夏故地,乃是整个地球”

史天泽知道“地球”是什么,普陀山的那场赌斗,他当然也听说了虽然赌斗还没有分出胜负,但是地圆之说却被蒙古这边的天文学家所认同这大蒙古国的天文学当然领先于南宋了因为禁止民间研究天文,宋朝的天文学早在北宋时期就落后了。何况蒙古又搜罗了天方教世界的天文学者,在天文观测方面是领先于世界的。因此有不少学者,通过计算和观测星象,得出了地圆论。

看到史天泽沉默,陈德兴又道:“史总管当知孤王素以西周为师,昔日周朝分封天下,行夏君夷民之法,才让吾华夏从河南、陕西之一隅,扩张到今日之版图。然而自秦一统后,便弃了周朝的分封之法,还以为已经全有天下,一心只求万世江山,全然忘记先代开拓四方的雄心壮志。实在是我华夏之大不幸孤王若为华夏之君,必改弦更张,再行封建,功臣诸侯,只要愿意,都可以在海外得到封土,自为一国之君不知史总管有意去当个君王吗”

史天泽虽然喝了不少酒,但是却没有丝毫醉意,心思还通灵得很呢

陈德兴的“封建”,不是要拿华夏的基本盘出来分封,而是要把自己这样的“诸侯”一脚踢到海外去。当然,因为蒙古人已经建立了一个世界帝国,史天泽也知道一些域外的事情,他是不会将中土以外都当成蛮荒之地的那里相比江南或许算得上蛮荒,不过和北地比起来真心不算差如果那里还没有被蒙古人蹂躏过的话

“在下已经老了”史天泽苦苦一笑,摸着自己的花白的胡子,“这把老骨头要去了海外,只怕要客死异乡,再回不来了。”

中国人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对家乡变得无比眷恋,把客死异乡当成了很悲惨的事情,还出了些“父母在,不远游”的孝子。据说还是古时候传下来的,也不知道周朝那些被分封出去的诸侯,还会不会千里迢迢回家乡

陈德兴只是大笑,摆手道:“史总管老了,永清史家总还有年轻的总还有人志在四方孤王在这里可以和史总管约定,史家如果愿意去域外建国,那么就可以一分为二,一半出去封国,将军队家臣带走。一半可以留在国内,当大明的贵族臣子。还可以二十年为期,二十年内,史家可以领有太原一府之地,作为出海封国的后方。孤王在这二十年内,会给史家三次域外封国的机会。不过太原封地在二十年期满后,必须交出”

他的话说到后面,语气已经放沉,言语中隐约有了威胁的意思。陈明封建诸侯的地点,只能在外,不能在内中国之地,是不容分割的中国的地盘上,只能有贵族,不能有诸侯两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贵族哪怕封到王爵,也不过拥有几万亩田庄,也没有资格分封下级贵族。

而诸侯国君,那是真正的一国之君,有地盘,有人民,有军队,可以建立政府,可以分封自己的贵族甚至诸侯

现在陈德兴认为自己很快就要问鼎天下了,是时候给天下诸侯三条出路了要么出国去开拓自己的国,要么就交出军队、地盘,当大明的贵族和臣子

当然,陈德兴也考虑到出去建国是要带上军队、贵族和国人,还需要一定的财力支持。所以,凡是愿意出国的诸侯,都可以保留自己的地盘二十年。如果是陈明的功臣或陈氏皇族去建国,那自然要由陈明朝廷提供资助了。

至于第三条路,那就是准备和陈明开战了

史天泽哪里不清楚陈德兴的意图,不过对史家而言,有一个出海封国的选择也不错哪怕是现在封个藩镇,将来天下平定,还是要削藩的华夏自秦行郡县以来,不就是这样的传统莫说是异姓王,就是同姓之王,最后还不都被削夺了封地

说起来,海外封国倒真是个办法封到海外,和中国本土相距遥远,两边都够不大找,自然就没有削藩的必要了。

想到这里,史天泽站起身,冲着陈德兴躬身一礼,郑重道:“臣史天泽替史家儿孙,谢大王封国之恩”

称臣又谢恩,这史天泽现在算是陈德兴的臣子了陈德兴起身扶了一把史天泽,笑道:“史卿家能投我大明,实乃是大明之幸,天下之幸。如今孤王尚未称帝,封不了王爵,便先封史卿一个太原公吧。”

“臣谢过大王。”史天泽又要往下拜,却被陈德兴一扶,顺势也就免了拜礼。

陈德兴又道:“史卿,孤王与李璮毕竟是翁婿,兵戎相见总是不祥,史卿可否代劳”

史天泽心道:“不祥你还领了十万大军杀过来”不过面子上却只是皱眉道:“臣只有2万兵,怕打不过李璮”

陈德兴摆摆手,道:“不是2万,而是5万。张柔和严忠济都受史卿节制,专征李璮。也不须取李璮性命,将其困于代州即可。史卿可有办法”

史天泽松口气,笑了笑道:“此事易耳,大王可以堂堂之军长驱大进,突然出现在代州左近,李璮必然惊怖,定会死守代州,到时候臣再命人掘长壕以困之。”

第572章 有变数

大名府城外一马平川,忽必烈骑着战马,在千余怯薛和十数位蒙古重将谋臣的簇拥下,只一刻钟便赶至城下。忽必烈在城南三里之外勒住坐骑,然后打量着大名城南几座城门前的三角形堡垒。

这三角形的堡垒显然是新建的,其浑然一体的外墙表面让众将都疑惑不解,有人道:“莫非是用整块大石头刻成的可是恁般大的石头又是如何运到大名府的”

还有人说:“不可能是石头刻成的,应该是用细泥和糯米浆和出来的。”

“那不就是个架子货”

忽必烈看了半晌,也想不出来是怎么回事儿其实这几个三角形的出堡的外墙都是用明都府出品的水泥拌上石子浇筑出来的。至于这水泥,当然又是陈德兴开了金手指,叫人用明都府中极多见的石灰石和粘土混合后焙烧出来的。不过陈德兴也没学过烧水泥,只知道个大概,所以只提出了大致的方法,让天道书院组织人手反复实验才在去年夏天烧出了第一窑水泥。最先生产出来的水泥,就被运到大名府修筑守护城门的出堡了。

忽必烈挥了挥手,后面几个色目工匠已经将一架刚刚组装好的带有四个轮子的三弓床弩推了上来,三弓床弩上面已经上好了一支巨箭。几个工匠推着三弓床弩缓缓向前,一直靠近到堡垒四五百步的距离,然后才将床弩瞄准堡垒,用一把巨斧勾动机括,将好似长枪一般的巨箭射向堡垒。

巨箭还在飞行途中,一道闪光忽然从堡垒上方出现,然后就是一枚铁球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了过来。猛地砸在了那架三弓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