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不久之后,那个心头之刺就将被拔除,他只觉心中快意无比。这些年来,对离尘宗怨气满怀的,又何止是国师元问殊一人
“对了,隆瀍你只说,那玄碧不回归,那离尘山在这一两日内必定失陷。却没说那玄碧回归之后,又当如何”
他虽为一国之皇,凡世之主,也知那玄碧大仙的威名,更知那太霄周天轮,是何等可怕的存在。
“此点无需担忧寂天如来早有准备,那玄碧大仙若不回归也还罢了,离尘道统仍有一线生机。可他如真要挟太霄周天轮返回离尘,必定会吃上一次大亏不可。可能离尘最后一线传承道统的希望,都将断绝。”
李隆瀍先是一阵轻咳,才又继续言道:“且如来有言,哪怕他的谋算落空,我等也可先从容剪其羽翼。那离尘宗若没了爪牙,空有三位大罗坐镇,也一样于事无补。苟延残喘,在天东顶多只能再支撑个数千年光景。那佛门与凰祖及玄德道尊,也已答应,必定会保得我太素朝安然无恙。有此一诺,我太素朝国祚,数十万年内都可安枕无忧。”
元平帝不由满意的微一颔首,可也在这时,后方诸多大臣中忽有一人闪身出列。
“臣不赞同燕王之言陛下此举,无异是引狼入室。离尘宗有大功于我皇室,其附庸道宗虽屡有犯禁之举,本身却并无大过。我朝倒戈相向,有背信弃义之嫌。且与妖族联手,或者能得益一时,却只恐日后,遗祸无穷。”
元平帝微一愣神,侧目看了过去,而后双眼微眯,显出了几分厉光。那出此奇言之人,乃是左庶子李纯臣。他不由下意识的,目光又往那太子方向扫了过去。
所谓的左庶子,乃是东宫詹事府左春坊之主官,负责出纳太子之命,有规讽谏谕,赞相顾问之责。是太子麾下,最主要的羽翼之一。
所以元平帝本能的就以为,这是太子主使。不满燕王李隆瀍受他宠信,以及这剪灭离尘之奇功被燕王所得。
然而元平帝望过去的时候,却见那太子李隆葭,竟是一脸的惊慌意外,手足不知所措。
望之不似作伪,左庶子此举,应当确实擅作主张。元平帝却依然是一声冷哼,如此畏畏缩缩,毫无但当之人,岂配为一国之君
他也懒得训斥太子,径自又把目光,又转回了那左庶子:“这可是奇了,朕倒也听听,朕是如何引狼入室如何背信弃义又有何遗祸可言”
语声低沉,杀机森然,使得此间所有臣属,都是不寒而栗。
李纯臣定定的看了这位元平帝一眼,而后眼皮垂下,面色寂死。先是跪下伏地一拜,这才言道:“臣只问驱逐离尘宗之后,那佛门与南海门下,难道就不会私蓄灵田矿脉难道就不会以术乱禁大乘佛门根基深厚,所谋甚大,西天元皇神州,几乎小半之地,都尽化佛国,至于那玄德道尊座下,行事一向嚣横张狂,使南海乌烟瘴气,民不聊生。灭了一个离尘宗,却又请来了两家豺狼,这岂非是引狼入室臣料见日后南海三岛弟子,嚣张跋扈只会更胜今日之离尘。至于背信弃义,臣闻昔年太祖立国,数次得离尘之助。我朝前后二次大灾,三次大妖祸乱,也是得离尘之助,才能转危为安。如此大德,我朝却并无一报。如今不但不知感恩,却反是对恩人下此毒手。离尘并无显罪,我朝却出动大兵攻伐。我恐此事传出,必使天下人因我朝之举而齿冷。至于遗祸,大日金乌一族重建王庭,东元紫日神州失陷,我朝东面再无屏障。只恐日后那东海疆域,必定纷争迭起,妖族祸乱一如北海。”
元平帝的面色,更显铁青,右手已微微颤抖。燕王李隆瀍亦面色沉冷,不过此时反笑道:“左庶子此言谬矣,那玄德道尊与大乘佛门确然势大不错,对天东之地也确有其图谋。然而也正因此,这两家日后必有冲突,岂非更便于我朝制衡离尘有恩德于我太素国,然而这些年我朝累世尊荣,已足可偿还了。今次之事,乃是离尘门下不知收敛,不惜气运,自取其祸所谓失道者寡助,我朝之举只是从众而为。至于那大日金乌一族重建王庭,若那东面妖族真要祸乱神州,日后玄德道尊与大乘佛门,又岂会坐视”
他温言软语,每说一句,元平帝的面色,就更缓和一分。周围的大臣宦监,亦是深以为然,纷纷现出了笑意。
李纯臣却并未被说服,反而是嗤的一笑,目光中满含嘲讽:“想当然尔”
第一六一七章 国亡之兆
当李纯臣那句言语道出,此间百丈方圆之内的气息,顿时是阴寒无比。所有的侍从都是低头躬身,不敢发出半点声音,周围寂静,落针可闻。
那元平帝的眼里,已经没有半点温度,仿佛要将眼前这跪伏之人,刀剐凌迟。
那李纯臣却不在意,眼含嘲讽的反问:“我只问一句,他日妖族犯境之时,佛门与那南海门下,以此向我朝求问灵田地脉之时,不知陛下与燕王,该如何应对是舍于不舍”
大敌在外,有求于人,那时的形势,岂能强过今朝
难道能指望那大乘门与玄德道尊的德行,能强过离尘宗没有好处。指望那佛门与玄德,会主动出手为他们太素朝消灾解难,岂非是痴人说梦。
以太素朝的力量,想要制衡这二者,就更是痴人说梦
此言道出,便是那燕王李隆瀍,一时间也是无言以对。诸臣也觉哑然,正沉寂之时,旁边却有一位大臣忽然出言:“我闻说那离尘宗修士,曾对左庶子有救命之恩,不知可有此事”
李纯臣漠然的往那人看来一眼,其实只听声音,便可知那是吏部尚书左春。
不由暗暗叹息,这位大臣出身大族左氏,平素还算方正,受人敬崇,许多士子,将将之视为朝中难得的正人君子。
可一旦涉及家族利益,便也不顾风评,展露出了獠牙。正面无法将他辨过,便改拨脏水么
也对,这一国之内,无数的世家豪爵,如今都已盯上了离尘宗与诸教所辖的田土,还有那些附庸宗派的灵矿药园。
此时有人不识趣的想要阻扰,螳臂当车,违逆大势,这位吏部尚书,又岂会坐视
而随着那左春率先发难,其余诸臣,亦纷纷出言。
“臣御史中丞纯阴,弹劾左庶子李纯臣,因私义而废公事”
“臣曾听闻左庶子,与离尘宗修士私交甚笃。府中三位客卿,皆出身于离尘外院弟子此人谏语,不足采信。”
“禀陛下,臣近日查得十三年前,李纯臣援引数位玄门修士入太子府门下供奉,其中有两人与离尘宗纠葛极深。”
元平帝只静静倾听,面上的冷笑之意,也是越来越浓,直到诸人议论之声稍停,才目视李纯臣道:“我道你今日谏言是出自公心,却原来别有私意。诸臣之言可是实情你可还有何要辩解的”
那李纯臣深吸了一口气,再次俯身一拜:“诸臣证词,确实不假。臣也确是与离尘宗颇有私交。太子宫几位玄门供奉,是出自臣引荐不错,可那几位却都勤勤恳恳,并无半点差错。臣府中客卿,亦不曾作奸犯科。且今日臣之一言一语,皆出肺腑,为我太素朝之社稷。如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