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2(2 / 2)

韩宣一开口,王离已不好再说什么。他这人纵然狂傲,对韩宣却也颇存敬重。他向韩宣行了一礼,笑道:“韩将军,让你看笑话了。”

韩宣道:“王将军客气。西原这一仗,我们冲锋弓队失去了不少好兄弟,不过新上来的兄弟也都个个了得,用不了多久,必能为战死的兄弟们报仇雪恨了。”

他这话一出,王离以降四个百夫长都吃了一惊,王离道:“韩将军,难道又要出征了”

韩宣点了点头,“方才毕将军的传令官回来传令,要我们加紧操练,随时准备出发。”

毕炜去首都谒见大统制,来回总得几天,他们却没想到这命令竟会如此急法。王离追问道:“什么时候走,仍是毕将军统兵吗”

韩宣道:“详细的情形还没说,我也是碰到了洪队长,洪队长跟我说了几句。听说,这回毕将军只是作为三路中的次路主将。”

“另两路是谁”

毕炜是第二上将军,第一上将军魏仁图已是个断臂的废人,不太会出征了,再上面的三元帅中,仅存的三帅邓沧澜也是水军,而且驻扎五羊城,近期轮防,正要调到东平城去,这些事就够他忙一阵了,同样不太可能出征。毕炜是次路主将,他们都想不出谁会成为首路主将。韩宣却顿了顿,道:“是胡上将军。”

胡继棠

陆明夷几乎叫出声来。第五上将军胡继棠,出身士人,却在军中立下赫赫名声。胡继棠最大的功绩,就是远征楼国,迫使楼国的幕府将军源太吉投降。倭人远处海外,心性狠毒,多年以前总有些倭人骚扰东南沿海一带,在海上劫掠货船,还上岸来杀人越货。共和国成立初年,便人更是大举进犯,两路齐下,一路跨海侵攻东北的句罗国,另一路化整为零,在东南一带无孔不入。胡继棠以数年之力肃清沿海海盗,然后跨海远征,源太吉接战不利,将侵攻句罗诸军调回,在关之原与共和国的远征军决战,结果被打得全军覆没。源太吉再无可战之兵,只得率国主投降,数百年的倭患至此彻底平息,胡继棠这个半路出家的将军最终也名列开国八大名将之一。

胡继棠长相文弱,原本并不是将领,断了一手后才开始领兵。只是这个长相文弱的人,用起兵来却如疾风烈火,而且极为凶悍,共和国里还在传说着他在远征倭岛时下过的一条命令:围而后降者杀。被包围后投降的俘虏,一律不留活口。杀降本是兵家大忌,但这条命令却震撼了凶悍的倭人,以杀人不眨眼著称的源太吉后来跪在胡继棠面前进行投降仪式时,竟然在胡继棠走后好久还站不起来,由小姓搀扶着才能回去。

“吾辈为恶鬼,胡公为修罗天。”

修罗天是倭岛信奉的鬼神,以凶恶著称,源太吉最信奉修罗天,他的战旗上便画着修罗天的神像。军中私下传说,胡继棠本来准备在受降仪上将倭国国主以及源太吉以下数百显官大将尽数烹杀,因军中参谋力谏而罢,所以源太吉会这么说。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因为倭人尚有百万之众,胡继棠的兵力并不足以让倭人灭国,一旦定下这种绝户之计,倭人绝望之下,誓死而战,远征军并不能在倭国立足,胡继棠当然不会干出这种蠢事,这种谣言甚至可能是源太吉想要激起倭人的战心而造出来的。不过结果却未能如源太吉之愿,远征军对军人毫不留情,对倭人平民却不加害,倭人投降后,这十几年来安安静静,再也没什么不逊之举了,让句罗王都松了口气。而胡继棠征倭成功后,基本上也就在家闲居,不再实际领兵了。这一次大统治再次起用胡继棠,并且让毕炜担任副手,看来是势在必得。

他正想着,有个人道:“韩将军,不是有第三路吗第三路是谁啊”

第三路军,基本上担任着打扫战场,保障后勤一类的职务。只是首路和次路是两个上将军,第三路主将想来也不会太差。上将军以下,还有八个副将军,十几个偏将军,不知道会是哪一个。韩宣却咽了口唾沫,道:“你们大概谁也想不到”

他话未说完,王离忽然道:“是方将军”

韩宣点了点头道:“正是。”

这句话几乎让所有人都震惊了。那个方将军,正是第三上将军方若水。也不是方若水的威望最高,而是这一战竟然需要共和国的三位上将军出征,当真谁都想不到。

这种反应韩宣大概也已料到了,他大声道:“大家想必也知道此次出征的分量了吧。这次出动的兵力,大概会有三万人。从现在起,每个人都要加紧操练,以备随时出发。”

陆明夷听着韩宣的话,心里也不知是什么滋味。这个看似意外的消息,其实他也猜得到。上一次朗月省之战他还没有参加,但上一次就已经出动了毕炜和方若水两个上将军,这一次新败之下,出动三个上将军并不奇怪。让他奇怪的只是大统制对那支已经远走西原的残军的执念。那支残军的战斗力的确可圈可点,但他们的势力却也并不值得一提,不可能对共和国造成威胁,大统制到底为什么如此看重那股小小的势力,定要将他们斩尽杀绝远征西原,单单保障后勤补给,就需要大量财物。对于建国二十年,统一才十几年的共和国来说,这笔开支无异于雪上加霜。共和国把“以人为尚,以民为本”作为国策,号称一切以人民利益为重,有什么重大国策也需要议府表决,可是这场明显没有意义,也没有好处的战争,大统制仅仅一个念头就付诸实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