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金贤泰是美籍华裔,可金贤泰灵魂深处,却是地地道道长在红旗下,生于改革开放那个年代的华夏汉子的灵魂啊。
“行了,老周,我知道你是华夏纯爷们了,你也不用每次提到这个事儿的时候,都一副这么骄傲的模样好不好。”
周建国絮絮叨叨的大有无止境的势头,最后金贤泰不得不开口打断了他。
闻言,周建国嘿嘿一笑住了口,他也看到了金贤泰那一脸好笑的模样,知道自己先前就进入了那种让人忍俊不止的状态了。
“威廉,如今我们青云在东瀛华人商圈名声很响亮,甚至我还收到了东瀛华人商圈发来的邀请函,说是要我去做东京都华人商会的会长,对这事儿你怎么看”
周建国转移了话题,对另外一件事儿问了问金贤泰的态度。
东京都的华人商会会长
金贤泰听周建国这么一说,顿时脸上露出了思索的神色,开始在心底里分析这件事儿背后那些人所可能有的动机。
好一会儿后,金贤泰这才开口道:“据我所知,东京都商会那边的老华裔,都是五六十年代过去的移民,并且还打多都是宝岛的人吧”
虽然对东瀛华人商圈不是很了解,但金贤泰也不是一无所知的。
近些年华夏国内改革开放,全力的发展国内的经济建设,以至于现在国内经济年年都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但在改革开放之前,华夏国内这边的经济可是不那么强的。
并且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华夏出国的人也并不是那么多。
而即便是改革开放后,有大批大批的人能够出国了,但大多也都是出去留学,或者以各种名义出去后打工的居多。
东京都华人商圈的那些成功商人,绝对不是这个时期赴日的华人,而是五六十年代就去了东瀛经商的。
那么能够在五六十年代就能够去东瀛,并且还有资本经商的华人,除了香江就是宝岛了嘛。
金贤泰就听老乔治提及过,貌似在东京都的新宿歌舞伎町商圈中,华人就占据了三分之二强,大多数的酒吧、秀场、相关行业都是华人开设的,并且这些老板说话也都带有宝岛腔。
当然了,虽然他们经营的生意很赚钱,但也少不了被东瀛本地山王会以及住吉组这样的黑道势力剥削。
如今周建国横空出世,狠狠的扇了山王会一个大嘴巴,并且还让山王会居然意外的忍气吞声,可见周建国背后是有靠山的,这个靠山就连山王会也不敢惹。
所以这些老华人们心思就活络了起来。
他们觉得,如果组织一个华人商会,并推举周建国来做会长的话,未来面对东瀛本地黑道压榨的时候,他们就可以找周建国解决了。
毕竟连山王会都栽了了不是吗。
金贤泰基本上梳理出了这些人的想法。
很简单,就是让周建国有了名声,然后让他出去和东瀛人对抗呗。
琢磨明白了其中一些东西的金贤泰,问周建国:“这些家伙明摆着要推你出去和那些小鬼子对抗,这可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要知道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啊。不过我倒是能给你解决,但就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了。”
金贤泰这话说的非常透彻,周建国倒也不至于听不明白,毕竟他也不是傻瓜。
不过让周建国心里有底的是,金贤泰也明摆着告诉他,要是他愿意接受这个邀请担任会长,那么以后他和东瀛黑道发生冲突的时候,金贤泰有能力帮他摆平的。
现在就看周建国自己是怎么想了。
“我就知道这些家伙动机不纯,他们被东瀛黑道欺负的狠了,所以想来找我去和那些家伙对着干,而他们自己则躲在后面捞好处,这算盘打的精明啊。”
周建国脸上浮现了坏笑。
“我觉得这会长可以做,不过这些家伙想要闷声发大财却是不行的,我也不能让他们这么做,吃亏的买卖我老周可不干,少不得他们也要发布一个声明,对外宣布自己是炎黄子孙,支持两岸一统啊,谁让他们虽然移民去了东瀛,但在宝岛还有一大串的关系呢。以后只要两岸有什么风吹草动,我就会让他们来这么一下”
金贤泰竖起了大拇指冲周建国比划了一下。
很显然,周建国的这个打算,金贤泰也非常支持的。
正文 第1014章 周建国的感慨
“这个事情你自己斟酌着办,不管做不做这个会长,我个人都是支持你的,作为朋友。”
金贤泰很有深意的对周建国说道。
有些话不需要明说,周建国完全听得出内在的潜台词,因此他点了点头:“这事儿我心里有数,知道该怎么去做。”
接下来金贤泰周建国又谈了点其它的事情。
作为青云地产的最大股东,他还是有很多的事情需要了解的,虽说金贤泰本人乐得做一个甩手掌柜,但也不可能真的就什么事儿都不闻不问。
这一次他在北朝巧遇了周建国,因此干脆就利用这样一个机会,干脆听周建国汇报一下这半年来的公司事务呗。
总的来说,根据周建国的汇报来看,青云公司发展势头还是很不错的,甚至用迅猛发展来形容也一点都不为过。
华夏国内开放了房地产市场,作为第一批进入这个行业的公司,因为拥有充足的资金做后盾,已经优质的资质作为资本,青云一举便成为了其中的佼佼者,大有在日后成为地产龙头的态势。
当然了,也因为拿下了多城地块,并在短期内就推出了优质的楼盘,而狠狠的大赚了一笔。
口袋里钱多了的青云公司,下一步的计划当然是根据金贤泰的规划,尽可能的再次将钱全都砸下去,开始大量的购买地块囤积,或者是打造青云特有的一条龙社区楼盘。
可即便是这样,但还是有大量的资金囤积在青云公司账户上,所以周建国觉得这些钱应该好好的利用起来才是,就那么放在银行的账面上实在是一件很浪费的行为,因此周建国便将目光放在了能源产业,也便有了这一次北朝之行。
显然,周建国敏锐的发觉到,未来能源产生这一块肯定是大有所为的,虽然近些年能源行业利润不佳,但也正是大家都不看好的这个时候涉足进来,才有可能在未来获取最大的利益不是吗。
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