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489(2 / 2)

看到自己的老弟兄使性子,三连长也是没好气了给了他一个白眼,催催着他。

二连长却是闷声不吭的抄起放在旁边的枪,红着双眼从断墙后边站了起来,对着身旁的通讯兵踹了一脚:“告诉弟兄们,准备战斗拿下前边那栋屋子,给成仁的弟兄们报仇”

三连长一把拽住了又要发起进攻的二连长,没好气的臭骂道:“是杨长官亲自下令让你们下去的,你别犯浑了,执行命令,带弟兄们下去吧。”

二连长听到竟然是杨凌这个总队长亲自下令让他们从火线撤下去休整,脚步也是一顿,抬起头道:“杨长官的命令”

“我还能骗你不成”

二连长的脸上闪过狐疑色,倘若是营指让他们撤下去的话,恐怕就是担心他们实力不济,换更强的连队上来打,他自然不愿意就这么灰溜溜的带弟兄下去了,要撤也要光荣的撤下去。

但是是杨凌亲自下达的命令的话,那性质就不一样了,肯定总指有别的什么作战安排,毕竟总指是谋划全局的。

“嘿嘿,那我可就撤下去了,你可小心着点,对面鬼子有不少的狙击手呢,别被瞄了。”二连长想通了这一层,拍着三连长的肩膀交接着。

狙击手这个概念还是杨凌这个总队长嘴里说出来的呢,先前弟兄们都是叫神枪手和特等射手,不过现在他们也是叫顺嘴了,改不过来了。

“行了,我知道了。”来换防的三连长点点头,示意自己明白。

“连长,弟兄们已经准备好了下命令攻击吧”有弟兄匆匆的猫着腰奔了过来,对二连长开口道。

“让弟兄将各处阵地移交给三连的弟兄,咱们撤下去休整。”二连长拍拍身上的灰尘说。

“啊咱们不进攻了”来人惊讶的长大了嘴巴。

二连长咧嘴笑着说:“总指给了我们更重要的作战任务,去吧,让弟兄们撤下来把阵亡弟兄们的遗体也带下去。”

这名弟兄微微一愣,旋即点头,很快又消失在黑暗里。

一营三连和四连两个步兵连替换下了已经连续作战了两个钟头的一连和二连,各处火线阵地都在悄无声息的换防。

一营所属的机炮连却是没有人能够替换他们,好在他们也没直接和鬼子短兵相接,一直躲在后边火力支援,损失倒也不大。

杨凌之所以将这些作战的连队撤下来换上新的生力军,倒也不是随意为之。

而是因为接下来城内的战斗将会陷入巷战拉锯,新的连队上去必须要撑两天才能得到增援,让和鬼子打了这么久的疲惫部队撑两天,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要换上生力军。

而撤下去的连队也不会休整完毕后再次投入巷战,而是要离开高邮城,去和外围的鬼子伪军作战,消灭日伪援军部队。

增援到交火线附近的生力军并没有马上向鬼子发起新一轮的进攻,而是就地疏散百姓,抢修工事,他们准备在城内和小鬼子耗上了。

大半夜的战斗让杨凌他们的游击总队已经控制了城北的大部分街区,包括双庙,关帝庙以及面粉厂一带。

现在城内的局势是鬼子和杨凌他们各占据一半,但是随着形势的变化以及双方指挥官新的作战计划。

双方几乎是不约而同的停止了向对方发动大规模进攻,而是转为加固工事,准备长期作战。

而地处双方交火线一带的琵琶街等街区的百姓则是在部队的掩护下,快速的进行疏散。

可以预料到的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这座卡住两淮门户的城市将会变成一座绞肉机,游击总队会将一个个增援过来的日伪军胜利部队绞的渣都不剩。

正文 第九百一十六章 团结一心

天还没亮,但是城内燃烧的熊熊大火却烧红了半天天,就像是在漆黑的天幕上上烧出了一个红色的窟窿,吞噬着亡魂。

在鬼子和游击队官兵交战的街区战斗已经趋于缓和,双方隔着一百多米对峙着,冷枪冷炮还在响着,不时有照明弹飞上天,洒下惨白的光亮。

交战区域附近的百姓都已经在游击队的协助下开始向后方撤离,以避免被交战落下的炮弹误伤。

在兵荒马乱的这个年代里,对于城内变成战场百姓们早已经习以为常,他们默默的背着食物和包裹,离开家,顶着寒风,朝着安全地带转移。

毕竟高邮是两淮的门户,又靠着运河,北上可以到宝应淮阴,南下水陆直达扬州和长江,战略位置重要。

杨凌可是清楚的记得,当初鬼子的天皇都宣布无条件投降了,从扬州抽调北上的鬼子汇合高邮城内的鬼子五千多人负隅顽抗,拒不投降。

但是他们最终也被英勇的中国官兵彻底的消灭了,虽然现在城内的鬼子加上伤员不过千余人,但是战斗却更加的残酷。

因为游击队部队就像是稚嫩的婴儿一样还在成长,而鬼子却是身强力壮的成年人。

预料到了战斗的残酷,所以杨凌才会做好万全的准备,让百姓们撤离,战争会死人,但是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也是他们这些指挥官的职责所在。

拖家带口的百姓们默默的关上了家门,跟着过来掩护的游击队官兵弓着身子离开。

在他们的身后,鬼子的燃烧弹咻咻的落了下来,鬼子将许多的房屋都点燃了,为了阻滞游击队官兵的进攻速度,等待外围援军的合围。

看到自己的房屋在熊熊的烈火中浓烟滚滚,不断的燃烧坍塌,许多撤离的百姓都在抹眼泪,但是他们都是手无寸铁的百姓,他们对于此无可奈何。

“放心的走吧,等打完仗,我们会帮助你们重新的修建房子。”

游击队官兵们也能够理解这些百姓此刻的心情,低声的安慰着,看着自己的家毁于战火,谁的心里都不好受。

虽然游击队官兵们在安慰,但是人群中还是不时的传出低声的啜泣声,他们一步三回头的走着,他们不知道再回来的时候,自己还有没有家。

当游击队组织交战区域百姓在撤离的时候,在总指的临时指挥部内,杨凌也在对军需处长孙重交代着。

“将疏散出来的百姓安排到附近村镇先安顿下来,有亲戚的投亲戚,没亲戚的有部队统一安排,等打完仗让他们再回来。”

“刚从鬼子手里夺下来的面粉厂和米厂调拨一些粮食出去,不能让这些撤出去的百姓饿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