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72(2 / 2)

顺子等人虽然都是胆大不怕死的主,但是看到杨凌有意去和鬼子第6旅团碰一下,也是劝说道:“团副,咱们炸掉鬼子的军火已经算是超额完成任务了,犯不着冒风险去碰鬼子第6旅团了。”

“对啊,团副,咱们就这几百号人,去给鬼子塞牙缝都不够呢,咱们还是赶紧跑吧。”铁匠也是嚷嚷道。

他们可是有自知之明,虽克复了瑞昌,那运气可是占了很大部分的,所以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想去以卵击石去和鬼子第6旅团打。

况且现在他们超额的完成任务,战功和荣誉那可是都有了,现在载誉而归正是时候。

鬼子第6旅团那可是和他们第74军在岷山硬拼了几昼夜不落下风的强悍部队,他们现在去找茬,那不是嫌命长了吗

“怎么,害怕了”看着几个想撤退的连长,杨凌盯着反问道。

“我才不怕呢”铁匠脱口而出,但是话没说完,看到杨凌那似笑非笑的眼神就后悔了,感情被激将法了。

“不怕那咱们就上去啃一口,就算啃不动骨头,也要啃块肉下来”杨凌不等他们说话,已经挥舞着拳头,恶狠狠的开了口。

正文 第五百一十四章 振奋军心

“团副,咱们真要去打第6旅团”

王胡子望着杨凌再却认了一下,其余的几个连长齐齐的都将目光聚集在杨凌的身上,等着他的回答。

杨凌面色严肃地反问:“你们什么时候看到我开过玩笑”

听到杨凌确信的回答,王胡子忍不住吞了吞口水道:“团副,第6旅团那可有几千实力强悍的鬼子呢。”

他们也是从岷山前沿过来的,同鬼子第6旅团的主力也算是交过手,整个团打没了一半,现在还心有余悸呢。

倒也不是王胡子他们贪生怕死,而是他们觉得双方的实力悬殊太大。

毕竟在中国战场上,中国军队大多数时候兵力比鬼子多三倍甚至四倍都不一定能够干的过鬼子,现在他们以区区几百人,去碰鬼子几千人,这纯粹的和找死没啥区别了。

杨凌也知道这几个战场上滚过来的连长担心什么,但是他也不是无的放矢,让弟兄们真的去送死。

“鬼子虽然有几千人,但是他们在岷山同我们的部队打了几昼夜,早已经筋疲力尽了,就算是只老虎,现在也只是一个残废的老虎了,只要战术运用得当,没啥可怕的。”杨凌的话铿锵有力,让人不由自主信服。

“况且咱们先是袭击干掉了鬼子的辎重运输队,现在又炸掉了他们的军火,我估摸着鬼子撑不了多久就会从前沿撤退,没了子弹的步枪就是烧火棍,就算鬼子人再多,枪法再好也不顶用。”

杨凌的这么一番描述解释,让原本对打鬼子第6旅团有抵触情绪的几个连长豁然开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还真不能放过鬼子。

“那咱们就在鬼子撤退的路上埋伏,揍他狗娘养的”王胡子此刻两眼冒光,恨不得现在就去打鬼子。

看到自己说服了王胡子他们,杨凌也是露出了会心的笑意,他摆摆手说:“具体怎么打,咱们先好好合计合计。”

当杨凌和几个胆大包天的连长在瑞昌县府内商量着怎么阴鬼子第6旅团的时候,在九战区第一兵团的指挥部内,一名通讯参谋主任急匆匆的闯进了薛岳将军会议室。

现在整个南浔线的战事几乎都归第一兵团司令官薛岳将军负责,他正在会议室内同十多名军长和师长开会商讨作战部署。

看到匆忙走进会议室的参谋主任,薛岳将军知道恐怕又有新的敌情变化,所以目光投向快步过来的参谋主任,会议暂停了。

他们第一兵团的部队沿着南浔线布防,在金官桥的前沿战场打得鬼子第106师团寸步难行,死伤八千多人,而在德星公路方向,大小孤岭也死死的挡住了鬼子渡过鄱阳湖而来的第101师团。

第101师团的情况也不比南浔线的第106师团好到哪里去,半个月的时间,竟然只前进了不到三公里。

而现在薛岳将军唯一担心的就是东北方向向德安攻击的鬼子第9师团麾下的丸山旅团,虽派出第74军在岷山阻击,但是前线传回的情况表明,这股鬼子实力很强。

双方在岷山打了七昼夜,依然难解难分不能将其击退,薛岳将军已经有了抽调援军增援岷山的想法,毕竟岷山被突破,南浔线的侧后就危险了。

“薛长官,瑞昌被74军克复了”参谋主任在十多位军师长殷切的目光中,兴奋的将电文递给了薛岳将军。

“什么”薛岳将军猜测可能是前沿出现新的敌情,但是万没有想到竟然是这么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不过高兴归高兴,薛岳将军很快就产生了疑惑,先前不久才接到第74军从前沿发回的电报,当面的鬼子第6旅团实力强劲,部队损失很大,需要增援。

可是就这么短暂的功夫,第74军竟然以一己之力将实力强劲的鬼子第6旅团击退,更是克复了瑞昌,这让他甚至开始怀疑情报的真实性。

电报的内容也很简单,只有寥寥的几个字,只是注明了第74军301团杨凌率部于下午三时消灭瑞昌守敌一个中队,收复了瑞昌县城。

“电报是谁发来的”薛岳将军看着这描述的并不清楚的电报,抬起头询问。

参谋主任回答:“是刚接收到了一封明码电报,我也很疑惑,按理说这是不合规矩的”

“会不会是鬼子那边传递的假情报”有人提出了疑问。

毕竟战场上除了真刀真枪的打外,鬼子传递假情报迷惑中国指挥官也是频繁发生的事情。

正在他们疑惑猜测这份电报的真实性的时候,又有一名通讯参谋匆匆而来,将一份电文送了过来。

“长官,第74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