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些累了,我去睡一觉。”
杨凌拎着那把卷了刃的大刀头也不回到了营地,疲惫感袭来,闭上眼睛,各种生死血光在脑海中回荡着。
这一觉一直睡到了天黑,外边的战斗还在持续,噼里啪啦的枪声炮声爆炸声此起彼伏。
第74军各部队正在对鬼子扼守的岷山主阵地发起强攻,但是杨凌此时此刻,却感觉浑身无力。
“团副,要不要吃饭”虎子一如既往的守候在帐篷外边,看到杨凌深情萎靡的醒来,小心翼翼的问。
副营长的阵亡让整个营笼罩在低沉的气氛当中,弟兄们都明白自家杨凌和副营长老烟枪的是一路血战过来的弟兄,更加能够理解杨凌内心的痛苦。
“老连长埋在哪里”杨凌声音底底地问。
虎子指着不远处的一株青翠的柏树说:“牺牲的弟兄们都埋在那边。”
顺着踩着乱七八糟的碎石地杨凌走到了一大片掩埋牺牲弟兄们尸体的地方,一个个覆盖着新土的土堆矗立在柏树下,木板制成的简易墓碑上扣着一顶顶钢盔,那是牺牲弟兄们的兄弟或者朋友树立的碑。
至于那些没有活着朋友的,则是和众多的弟兄一起掩埋在一起。
杨凌走到了放着一杆破碎的旱烟枪的木牌前,看着木牌上那歪歪斜斜的字迹,他的眼圈泛泪,看着自己的老兄弟就这么变成了一堆新土,痛苦的蹲了下来。
活生生的人,一场仗打下来,就变成了冰凉的尸体,变成了一堆黄土,战争的残酷在这里演绎得淋漓尽致。
杨凌说不出自己心里是什么滋味,既有对牺牲弟兄们的缅怀,也有对小鬼子的痛恨。
他一直在努力着,试图改变,希望不要让弟兄们牺牲,希望可以改变屈辱,可是他最后悲哀的发现,自己其实什么也改变不了。
战斗还在继续,这个民族承受的悲痛也在持续,作为一名中国人,既然改变不了,那就拿起枪战斗吧,虽力量卑微,也要让小鬼子看到中国人从不屈服,这个民族从不妥协
正文 第四百八十六章 血战到底
杨凌祭拜了牺牲的弟兄们后,拿起钢盔扣在脑袋上,站起来驱散了心头的悲痛,重新振作了精神。
因为杨凌的心里很清楚,这场战争还未结束,这个民族依然在鬼子的铁蹄肆虐下遭受苦难。
身为一名军人,力量虽卑微弱小,改变不了什么,但是自己也要勇敢的去战斗,用鬼子的鲜血祭奠牺牲的弟兄和百姓,告诉这些侵略者,他们要为他们的罪恶行为付出血的代价
从战火蔓延的山海,再到血流成河的南京,他一直在试图阻止惨剧的发生,可是位卑言轻,大多数的时候都有心无力,眼睁睁的看着一幕幕惨剧发生,让他无比的痛苦。
而现在他想通了,既然不能阻止屈辱,那就拿起刀枪勇敢的去战斗,做一个军人应该做的事情,戮力杀敌,还我河山
杨凌的步伐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冷峻的面容也充盈着杀气,他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告诉小鬼子,什么是中国军人。
“团副。”
“副团长”
三营的弟兄们伤痕累累,浑身血迹斑斑,许多身上裹着染血的绷带,两百多名兄弟的阵亡让他们心情悲痛,营地里弥漫着一股低沉压抑的气氛。
活着的弟兄三个一堆,五个一群的瘫坐在地上,看到杨凌过来,有气无力的向杨凌敬礼。
他们打过不少的血战,恶仗,但是这一次打没了半个营,就连一向威望很高的副营长都牺牲了,惨重的伤亡让弟兄们也变得精神萎靡不振起来。
几个连长也都身上挂了彩,灰头土脸的耷拉着脑袋靠在树干上没精打采的,此刻也没有心思去收拢那些精神不振的弟兄们。
杨凌步伐铿锵有力的走到了一株大树下,几个连长看到杨凌走了过来,也都手忙脚乱的站起来抬手敬礼。
他们看到杨凌满脸低沉悲痛的去了坟地,还以为杨凌因为失去了一个老烟枪这么一位老长官会一蹶不振呢,至少也会好一阵子缓不过劲儿来。
但是没想到杨凌这么快就控制住了自己悲痛的情绪,重新的振作起来,让他们有些自愧不如。
杨凌看着几位下意识收脚立正敬礼的连长,扭头朝着远处低喝道:“号兵”
“有”
一名腰间挎着喇叭的司号兵愣了几秒之后,这才从地上爬起来,快步奔到了杨凌的跟前。
“吹号集合”
号兵看到杨凌耳朵表情严肃,似乎不像是开玩笑。
“是”
号兵急忙摘下腰间沾满泥尘的喇叭擦了擦,挺胸抬头,鼓起腮帮子吹了起来。
雄浑激荡的集合号声在山岭见回荡起来,穿透远处那枪炮声激烈的战场,穿过弥漫的硝烟,直抵每一名弟兄的灵魂深处。
听到这熟悉的号声,几位连长也是浑身一震,彼此对视一眼之后,眼中重新焕发了活力与光彩。
无论是那些浑身血渍疲惫不堪的弟兄,亦或是悲伤耷拉着脑袋抽泣的人,听到这雄浑苍凉的旋律,都抓着枪,下意识的站起来。
“一连集合”一连长顺子浑身似乎重新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一样,一扫满脸的颓废,扯着嘶哑的嗓子吼了起来。
“二连集合”
“三连集合”
“重机枪排集合”
各连排的军官们纷纷吆喝起来,此起彼伏的呼喊命令声,驱散了营地上空弥漫的颓废低沉气氛。
这些从战场上九死一生的弟兄在空地上集合了起来,浑身的硝烟气息,满脸的泥尘和凝固成暗黑色的血迹让他们看起来狼狈不堪,但是他们却都抬头挺胸。
所有的目光都停留在杨凌的身上不再挪开,他们相信这个身躯挺拔的长官,相信他能率领他们一直打胜仗,即使伤亡惨重,也会让小鬼子血流成河。
杨凌的面色严肃的如同坚硬的钢铁,但是看着这些誓死追随他的弟兄们,他感到了信任,尊重和誓死抗战到底的决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