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一想到这,张世华也不禁放弃了长期经营息州的打算。毕竟元末的乱世才刚刚开始,还远没有到天下大乱的地步,在这个时候,扩张自己的实力才是关键。反正只要实力足够强,那么自己总能抢到一块可以让自己满意的地盘。
想到这,张世的念头顿时也便的通达了。“还是先处理息州城的事情再说吧。”心中这样想着,张世华便也带着众多的将官,大步的走进了息州官衙。
可以说各地的州府官衙在规格上面大抵都是差不多的,所以对于这座官衙张世华也没有什么参观的心情,在大步带人进了官衙的前厅大堂之后,张世华当仁不让的坐在了主坐上后,便也开始了处理息州的战后问题以及士卒们的论功行赏问题。
毕竟“赏不逾时罚不迁列”赏罚之事,一直都被张世华看作是重中之重的事情。这不但关系到一个将领的威信如何,更关系到军中将士的效忠誓死之心。
要知道当年就是因为宋太宗赏罚不公,对于攻灭北汉的大宋禁军赏罚不及时,导致大宋禁军士气低迷,从而惨败于辽国,使得大宋彻底丧失了北伐的能力。
也正因为赏罚如此重要,所以张世华才会任命石十三这个绝对忠于自己的一根筋为军法官,并让他主掌赏罚之事,且直接对自己一人负责。
不过在此时的论功行赏之中,张世华并没有像在真阳那般如此重赏士卒,毕竟出多大力拿多少赏。息州一战,严格来说甚至都算不了一次大战,红巾军战死者一共加起来都没有到五十人,自然也不会再有这么厚的封赏。
然而这一次虽然没有重赏士卒,但是对于自己麾下的这些将官,张世华却是毫不吝啬的给予了他们以重赏,毕竟真阳一战将官们并没有得到什么赏赐,这一次就正好算作补偿了。
总之在这一次的封赏之中,张世华先是将赵九提拔成为了副万户,让其成为了自己麾下真正的第一人。而后又将立了大功,在军中已经站稳脚跟的郭羽提拔为了骑兵千户。
毕竟郭羽弓马娴熟,精通骑战,且张世华现在也有能力组建一支人数在五百人上下的骑兵,让郭羽担任骑兵千户也算是人尽其才。
而且除了郭羽之外,张明通、赵二还有白希这个降将也都被正是提拔成为了千户,周铁、李二牛、邓虎等人则是接了张明通他们的班,成为了副千户,而至于剩下的那些立了功,却暂时得不到升迁的将官,则也被张世华一一给予重赏。
正文 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买马有人投 风云变幻豪杰出
而这样一来,张世华麾下也便算是有了整整六位千户,他们分别是张世辉、郭羽、张明通、赵二、徐明和白希。
虽然说张世华现在只是一名下万户,名义上也就是能统领三千人,但是不要忘了,就连元蒙朝廷这样的官兵,一个下万户府中照样有着五六名冗官千户存在,更不说红巾军这样的起义军了。
说句难听的,就算张世华显得没事一下子给自己手下封上十个千户,那也是他自己的事情,刘福通也管不着,甚至刘福通还会在张世华这样做之后,顺水推舟的正式帮张世华任命这十个千户。毕竟在元蒙朝廷这样的可怕的敌人存在之前,只要张世华不去作死触犯刘福通的地位和底线,那么刘福通绝不会为了这种小事和张世华闹矛盾。
当然,在任命这些新千户之后,张世华也肯正需要再招兵的。
虽然说张世华现在因为白希等人的归降和前不久的招兵收编,麾下人马已然突破了三千人,但是张世华却依然觉得不够。因为张世华现在不禁觉得,自己麾下的士卒比例实在是太不平衡了。
毕竟这些人中的降兵实在是太多了,就算他们已经被张世华打乱,但是白希的存在却无疑又在自己的军中树立起了一个山头,那就是属于降兵俘虏的山头党派。
虽然说现在这个山头的力量极其弱小,但是他们的确是存在的。这并不是张世华杞人忧天胡乱猜想,毕竟有人的地方就会有竞争,有竞争之后自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山头党派。
在这一点上,从古到今没有任何一个组织政体可以避免,就连后世我朝太祖爷爷就曾说过:“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由此可见,政党山头这个东西真的是避免不了的。
就比如此时张世华麾下,就已然出现了三个党派的雏形,它们分别就是巡检司老卒、张世华起兵后招募的兵卒以及数目众多的降兵俘虏。
其中势力最强且最抱团的,自然就是跟着张世华一同起兵的那些巡检司老卒。虽然他们人数不多,现在加起来也就是八十余人,但是因为他们资格最老、最受张世华的信任,且在张世华麾下的实力最强巡检司老卒现在普遍都是将官,所以他们颇有些超然世外的姿态,根本不屑也用不着和其他那两个党派的人去比较。
而另外两个党派和巡检司的老卒一比,显然就差得远了。不过他们倒也不是全然没有地位,比就如郭羽,虽然他是张世华的妻兄,但是因为他并不是巡检司老卒出身,且又因为以前发生的一些问题,所以他有些受巡检司老卒的排斥。但也因此郭羽便渐渐的有一种,成为那些被张世华招募的兵卒之中领头羊的气势。
至于白希,自然也就不用说了,身为官兵副万户的他,现在就算是成为了张世华麾下的千户,但是仅凭他以前的那份威望,不用说什么,自然就会吸引大批的降卒俘虏为了寻求庇护,而向他那边聚拢。
当然,在现在说党派的话,还为时过早,毕竟现在以张世华为核心的利益集团都才刚刚出现,他们根本就没有理由去搞什么山头党派,现在也只不过是个苗头罢了。
除非有一天这个以张世华为核心的利益集团变得足够大,大到张世华无法直接控制,需要委任官员进行治理的时候,它们才会真正的发展起来。
不过对此张世华也并不担心,毕竟这军队完全是张世华一手建立的,就算它演变出一百个党派出来,但是对于张世华这样一个威望无双的组建者来讲,顶多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毕竟张世华可不是刘福通,他日后将成为手下的“主公”,而不是手下的“元帅”。
当然,话虽这样说,但是那起码该做的事情,张世华还是要做的。
毕竟,降兵俘虏在军中占据的比例实在是太大,张世华麾下三千士卒,差不多二千余人都是被收编的降卒。因此,张世华便想着再从息州招募一千人,将军队扩张到四千。
这样一来,郭羽他们这些千户,依然是一个千户六百人,并且张世华也可以从中再独立的划分出一个两百人规模的斥候营来,让其直接对自己负责,使得军队变得更加高效正规。
不过就在张世华在入主息州城,并在着手处理这件事情的当天傍晚,息州城对岸的西南方二十余里的信阳州罗山城,却突然的燃起战火,并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