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8(1 / 2)

了,回吧。这东西价值不凡,还是让你们家的大人做主吧。”

钟岳微微一笑,“若是里头印章裂开了,算我的。”

“志民,你看,人小同志都说了,来,我看看这究竟是什么手法,将这枚田黄印章藏在里头的。”

一旁忽然传来脚步声,钟岳闻声望去,见到黑色长衫的老头拄杖走来。

“志民,怎么石料还没送来,我那里都没了”

中年男子回过神来,“师父,您过来看看,这位小兄弟拿来了一枚田黄印章,想要找您过过眼。”

“还是方橘皮田黄呢”老郭师傅补充道。

黑衫老头缓缓走过来。

钟岳估摸着,这就是z县久负盛名的小篆李李德明了,便说道:“有劳李老了。”

黑衫老头拿过黑色印章,瞅了眼开了角的地方,“孔明扣”

老郭同样一惊,有些咋舌道:“这这就是传闻之中封存印章的孔明扣”

“这东西你从何而来”

钟岳见到李德明神情严肃的样子,便说道:“城隍庙鬼市中淘来的。”

“福缘深厚啊,这东西你敢让我替你解吗我敢说,整个徽州,会解这个孔明扣的人不超过一只手。老郭,得亏你刹住车了,再用砂轮剥下去,这方印章就会四分五裂。”

一旁的钟岳听得一愣一愣的,没想到这小小印章中,还有这么多讲究,好在没有自作聪明地用钻孔机自行打磨,不然这玩意儿真的就成一堆废品了。

“李老敢,我就敢。”

李德明打量了一下钟岳,“但是我有一个要求,这解出来的印章,得卖给我,至于价钱,不会亏了你,若是不行的话,你就另请高明吧。”

此话一出,旁边的人都惊呆了,老李什么时候变得这么不讲道理,无赖起来了。

然而钟岳却心里乐呵呵的,自己之所以找小篆李来,就是想要找个识货的人,接手这方田黄印章,这倒好,要睡觉还有人送枕头。

“李老是徽州鼎鼎有名的印章大家,自然不会坑骗我,一切按李老说的办就是。”反正如今有系统的估价,还是有个心里价位的,这李德明也不至于坑他这几万块钱。毕竟这名声不是吹出来的,刻一个章就是一两千,不会因为几万块钱,而让自己名誉受损。

李德明微微一笑,“你倒是会给我戴高帽,生怕我骗你钱放心,等这枚印章解出来,我会请市里的几位搞收藏的一起过来估个价,绝对不会亏了你,至于若是解失败了”

钟岳心里咯噔一下,还有解失败这一说法

“若是失败了,我也会折价回收,孔明扣我也只是年轻时候跟着老师解过一次,那一回算是成功解出来了,没想到时隔几十年,又让我遇上了。你在这里等着吧,我回后院帮你解出来,志民,你跟我一块过来。”

钟岳看着架势,似乎是不想让他观摩,只能坐在外边静等了。

趁着得空,钟岳看着有些心不在焉的老郭师傅,问道:“老师傅,这孔明扣究竟是什么手法”

“古时候,有些比价贵重的信印,为了防止落入歹人之手,就专门有人研制出了一种将印章封存在石料之中的手法,由休、生、伤、杜、景、死、惊、开八个方向,按照特定的解石技巧,才能将当中的印章取出,若非如此,就会使其中的印章受损,所以如果不是懂得解孔明扣的手法,这里头的印章多半可能损毁。”

“这么危险”

老郭点了点头,“所以才有死门,只要一触碰,印章就毁了。”

聊着聊着,才过了半个小时,钟岳便看到李德明匆匆走了出来。

老郭放下手中石料,“这么点工夫,看来是失败了啊”

第三十二章 皖派精品

钟岳心里咯噔一下,失败了别坑爹啊

李德明神情严肃地走过来,几个本来就心不在焉的老师傅也凑过来。

“老李,怎么说”

李德明将一方小小的锦盒递给钟岳,“解开来了,不是真正的孔明扣,只有四眼,所以动作快了些。”

一边的老郭大松了口气,“没碎就好,没碎就好,快让我看看,橘皮田黄,此等极品之物,这方印章,价格得上千万了吧。”

钟岳眉头一挑上千万不是五万吗

他打开锦盒,朝当中的那枚印章看去。那留有朱砂的印面朝上。中华文字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即便你不懂篆书,但是对照着字的大体形状来看,依旧能猜得出大概的字来。

“古道春风。”钟岳喃喃自语道。看来系统说得是真的,这枚印章很有可能就是明代的东西了。

老郭将手在挂袋上擦了擦,用锦盒里的黄绸包着那枚印章,瞅了一眼,“鹤顶红这是鸡油黄,不是橘皮田黄啊”

他的语气中稍显失望。

钟岳也朝印章上看去,雕刻精美的仙鹤图样上,正是刚才老郭剥开来的那一角,至于底下的一整方印石,呈现出一种哑光的鸡油黄。

田黄石之中,冻石种自然是属于上上品,这鸡油黄质地细腻,却不如橘皮黄,所以只能算作中品。

“你也懂篆书”听到钟岳道出古道春风四个字的时候,李德明有些诧异地望向他,这个时代里,有些年轻人连生僻字都不认识,更何况类似这样,须要追溯到几千年以前的文字呢,看钟岳的这身打扮,也不像是什么家底殷实的书香门第。

钟岳回过神,笑了笑,“实不相瞒,不认识,只是这枚印章,我了解罢了。”

“志民,看茶。”李德明坐下来,伸出手势,“你也坐吧,这枚印章,你说说,你都了解什么”

“李老面前,我就不卖弄了,只知道它是明代的东西,是一枚闲章,上面刻着古道春风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