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也是有点像的。
黄茂接着电话,随时向大家报告最新的进度:
“确定入围了,总数有40到50人吧。”
“康讯列了个12人名单,马德兰列的是18人名单,都有杨锐。”
“杨锐现在是一赔9,在赔率榜上排前三的。”
他说的名单,自然是诺贝尔奖学入围的名单。
说来可笑,因为诺贝尔奖的入围名单在50年内不对外公布的,所以,各国的媒体获取诺奖名单的方式竟是通过博彩公司。
而且,耐人寻味的是,博彩公司的名单,从来都没有出过错。
从入围名单直到三甲名单,大型博彩公司都能给出肯定的答案,而且,从来没有诺奖从他们给出的三甲名单中旁落过。
从十月一号开始,各大博彩公司的名单就陆陆续续的出炉了,并会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不停的缩小名单。
这个过程,实际上也就是诺奖委员会缩小名单的过程。
只不过,诺奖委员会被锁在房间里不能出来,也不会对外公布入围名单。
关心诺贝尔奖的机构、媒体和个人,这时候能参考的主要信息,就是博彩公司的赔率和名单。
通常情况下,到了十月五日前后,诺奖委员会就会公布最后的获奖者名单,一个物理、一个化学、一个生物是最主要的三个奖项,经济学奖和文学奖的重要性次之,至于诺贝尔,基本可以看成是挪威人民的野望,是不被科学界关注的。媒体界和普罗大众其实也关注的不多。
用大的区块来分析的话,物理化学和生物可以看做是自然科学奖,经济学奖可以看做数学与经济学的奖项,文学奖归于文学,归于傻白坏。这其中,经济学、文学与都是单独的,没有听说过可以互通有无的。
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奖则不同,获得化学奖的生物学家,或者获得物理学奖的化学家都是不少的。
杨锐在化学奖和生物学奖方面都有机会,虽然不可能因此而获得两个奖项,但这也说明他获奖的几率是比较大的。
关心此事的学者和朋友,甚至相关的媒体记者和官员,但凡是收到消息的,都趁着国庆节的时间,跑到了杨家来。
他的处所自从招待了实验室众人之后,就被许多人所知道了。
杨锐接待来接待去,就给接待成了聚会。
好在有史贵帮忙,一口气拉来了五名厨师和多名帮厨,才算是将场面给稳了下来。
中国人搞聚会,没有不吃东西的,这种时候,充满饱腹感的香肠比单纯的握手更能令人体会到重视。
“不行了,这两天得找个清静地方去了。”杨锐看着茫茫多的人头,有些发蒙。
景语兰揉揉劳累的肩膀,深以为然道:“躲开点是清静了,但会不会影响什么。”
“能做的都做了,能影响什么呢。”杨锐摇摇头,又看向前方,道:“今天来的还是知道情况的人,等过几天,不知道情况的人也要来了,你看史贵,恨不得把生意伙伴都拉来的样子,到时候能得奖也就算了,得不到奖,不是白瞎了几天的招待。”
景语兰忍不住掩嘴笑了起来,想说什么,却是指指前方,道:“刘院长来了,看来你想躲清静也不容易。”
杨锐转头向后,果然看刘院长似僵尸一般的飘了过来。
他的眼眶更黑了,不知道是又熬夜了,还是尚未缓过来来。好容易飘到杨锐跟前,刘院长已经是双膝无力,拽住杨锐的胳膊,将他拉远了几米,勉强距离人群有些距离了,就喘着气,道:“杨锐,你要的教授职称有下文了。”
杨锐有些好笑:“就卡这个时间点”
“当然是要卡这个时间点了。”刘院长叹口气,道:“我这里有个请柬,邀请你出席明天举行的北京市生物工程促进会。”
“那是什么”杨锐讶然,这个没听过名字的学术会议,听起来就很o的感觉啊。
刘院长也是无奈的道:“你问我,我也不知道。不过,会议级别不重要,重要的是参会人员,你说是不是”
“就明天十月二号”
“恩,十月二号开会,十月四号结束。总共开三天。”
这是要在尘埃落定之前,决定某些事啊。
杨锐耸耸肩,倒是不太在意,对他来说,这也不算坏事。
本章完
第1342章 规格
“老谭,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了。”
“来参加全市生物工程促进会啊。”老谭从奥迪车里出来,整理了一下衣服,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些,笑问:“你难道不是”
“我我不一样,我是闲着没事,被人拉来的,你明个儿不是要去美国参加个国际会议吗”
“瞎扯吧。”老谭不屑的看着对方,道:“市生物工程促进会,我敢说,前天你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哎哎哎,瞎说什么大实话呢。”这边自个儿笑了起来,过会儿问:“你们化工大想要什么多少。”
老谭走到了台阶下面,站定了看看对方,笑道:“老方,没你这么套话的,太硬了。”
“硬什么硬,谁不知道谁啊。”老方叹了口气,道:“我实话实说,我们药科大今年就想分600万,实在分不到,500万也能接受,但不能再少了,再少就要影响到之前的项目了。”
老谭笑了起来:“你给我说这些有什么用。”
“老谭,咱们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啊,你难道就想这个时间参加这个劳什子的生物工程促进会促进什么还不是促进杨锐的经费。”
“别这么说啊,我可不承认。”老谭说归说,却是站在台阶下方,始终没忘前走。
这个态度,就证明他是确实想谈一下的。
老方有了些底气,重重的叹了一口气,道:“咱们其实都知道,杨锐是拿不到诺贝尔奖的。诺贝尔奖是什么级别的奖项那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娃娃能拿的前几年,中科大搞什么少年班,我就是反对的。把十几岁的小孩子丢到大学里面,用成年人的方式来教育,难道就能节省几十年的时间,得到成熟的科学家了做什么春秋大梦”
“老方,杨锐做出来的成果还是挺强的。”
“这个我承认,他做的cr仪,我们实验室也用起来了,是很好用没错,但你别说,只要捅破了那么一层窗户纸,cr也就是那样。”老方摇摇头,道:“我觉得,给cr诺贝尔奖,太浮夸了。”
cr仪并不是什么尖端科技,当然,它是以尖端理论为指导而出现的仪器,但仪器本身并不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