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多的地方,是供应酒水的凉亭,几名学生在凉亭里沽酒,忙的抬头的时间都没有,排队的学生则带着稀奇古怪的酒具,最常见的当属饭盒,最过分的则是脸盆
沽酒的学生反正也不管,学着食堂大妈们的模样,要么一次舀一勺,要么就两勺,然后就让人去后面再排队。
五十多度的二锅头,在80年代算是不错的烈酒了,普通学生喝两大勺,差不多也就醉意盎然了,却是不至于不够。
同来的清华学生看的啧啧称奇,道:“你们北大是真有钱啊,这么给人送酒喝,就不怕人家不停的排队,把酒藏起来的”
“这么多学生,火眼金睛的盯着,你当藏得住。”左立言笑了起来,经他提醒,大家才发现,周围果然有学生在互相监督呢,看那样子,还是自发的居多。
“还是靡费了,要是我们学校,校党委会是不可能通过的。”
“私人办的庆祝会,和他们有什么关系。”一名学生喝的晕乎乎的,却是就在旁边,听到了立即反驳。
清华的学生有些不高兴道:“什么叫私人的庆祝会这里不是北大的地方”
“北大的地方,私人出的钱,懂吗”
“不是毕业庆典吗”
“是呀,庆祝我们大四学生即将毕业,以及一名同学提前毕业。”在场的学生来的早了,有互相打问清楚的,此时就做出透漏消息的样子,笑道:“我们北大生物系的杨锐,今年提前毕业,而且确定留校了,你们说,应不应该庆祝”
他的声音越说越大,周围喝了酒的同学早就嗨的不行了,立即高声配合的喊:“应该”
“北大生物系,中国第一”
领头喊话的人,也嗨了起来。
其他人自然更加配合,亦是高声吼叫:
“北大生物系,中国第一”
领头的又喊:“北大,世界第一。”
“北大,世界第一
领头的再喊:“杨锐,中国第一”
“杨锐,中国第一”
这时候,甚至不管是不是北大的人,都吼了起来。
大家喝了酒,最想发泄的就是情绪,谁在乎喊的是什么内容。
就连胥岸青同行的人,也忍不住举手振臂,跟着高喊:“杨锐,中国第一”
“杨锐,世界第一”
“杨锐,生物第一”
胥岸青轻轻的转动脚踝,入目所见,全是狂热的人群,猩红的眼睛,浓重的酒气,就像是在万兽园中似的。
胥岸青忍不住从身边一名学生手里,抢过个牙缸子,猛灌一口酒,对空朗朗而诵:“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我独醒”
第1338章 粗若儿臂
当杨锐来到现场的时候,疯狂的人群已经认不出他了。
实际上,许多人都不认识杨锐,就像是普通人经常在电视上看到明星,却不一定能在现实中认出明星一样,外校的学生们喝了酒之后,早就将注意力放在吹牛和嘶吼发泄中去了,谁也不会在意,昏暗的灯光下的脑袋是不是杨锐的。
杨锐也显的轻松了一些,随意找几个认识的同学打声招呼,并不停留,只让同学们知道自己来了就行了。
学生会主席王亚平对今天的聚会很上心,试探着问杨锐道:“要不要讲个话舞台上的设备都是现成的。”
“说是毕业庆典,就是属于所有毕业生的,我上去讲话算什么。”杨锐摇摇头拒绝了。
王亚平笑道:“毕业生代表嘛,总得有个人讲话。再说了,你今天出了这么多钱,办了这个庆典,总得让大家知道吧。”
“没必要,这是我对学校和同学们的一点心意,大张旗鼓的讲话就变味了。”杨锐装模作样的拒绝了。实际上,像是这种规模的聚会,又怎么可能丢了赞助人或举办人的信息。
聚会是杨锐办,之后自然会传开的,此时站出来读稿子或者脱稿演讲,无非都是讨人厌罢了,更不要说,今天来的许多人,还都是外校的学生。
杨锐更愿意10年或者20年后,当大家重新聚起来,玩什么同学会的时候,再聊这件事。
“转眼间就离校了,想想还是有许多遗憾呐。”杨锐话锋一转,变的文艺起来。
三年的大学生涯,杨锐深入大学生活的时候并不多,然而,等到离开的时候,依旧是满怀感慨。
这种感觉,大抵就像是一名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想尽办法逃课,对老师充满鄙视,对同学充满不屑,然而,等到离开的时候,又满是缅怀之情。
而且,不似小学、初中、高中,或者工作后的离别斯德哥尔摩症,大学的缅怀,经常是持续一生的。
若非如此,杨锐也不会在重活一次的情况下,重读大学了。
杨锐暗想,即使自己重新在2000年,大约也会重读大学吧。
或许有人会问,读大学有什么用。
因为,开心啊
站在即将毕业的风口上,杨锐的答案,也与站在西堡镇的时候不一样。
那个时候的杨锐,心中依旧不免忐忑,他在重新认识世界,在等待着世界重新认识自己,他甚至没有走出河东省,并不确定外面是什么样的
相比当年更加功利的追逐成绩,追逐名校,并追逐未来,如今的杨锐大约是更加平和了。
然而,这种平和,兴许就是此前追逐的成绩,追逐的名校,追逐的未来带来的。
王亚平却有些好奇,知道杨锐能有什么遗憾,问道:“你这三年大学,比谁都过的充实,我都想不到,你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杨锐笑笑,说:“我是遗憾时间过的太快啊。”
王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