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作为“小平你好”的标语的始作俑者,1981级生物系细胞生物与遗传学专业的学生们,自然有理由骄傲。
生物系的同仁,更准确的说,是北大的学生们,都对此兴致勃勃。
杨锐回到宿舍,同寝的动力系的蔡桂农向他表达了10秒钟的庆贺以后,就兴奋的谈起了令人振奋的消息:“我要了一笔字。”
“啥子”杨锐刚进宿舍,一口水都没喝到,有些发蒙。
“我让常生重新帮我写了一笔字,就是小平你好四个字,我准备收藏起来。”蔡桂农很认真的道:“我觉得收藏邮票没意思,这个更好玩。”
“常生写的”杨锐也见过他,但涉及到熟悉又陌生的历史,突然觉得有些神奇。
蔡桂农点头,道:“他们头天晚上写了条幅,从咱们二楼的卫生间里劈了一根拖把棒子就走了,第二天就是十一我觉得老常的字写的不错,我收藏一副。”
“小平你好的条幅,是用拖把棒子举起来的”
“是啊,就那边的厕所里的劈的。对了,你想要副字不要我说,你想要就现在要,等明年就是明年写的字了,不是84年的了。”蔡桂农说的挺认真的。
“我就算了,别让人家太忙了。”杨锐顺势躺到自己的床上,眼睛一闭,就休息了起来。
如今的学校寝室,反而能让他轻松休息。
杨锐仍然很享受现在的大学生活,北大的环境条件不错,后世再昂贵的小区,也找不出北大这样的环境和气氛,北大的同学也很不错,虽然有年轻和时代的局限,但若是纯粹聊天的话,杨锐这样的理科生,想要在天文地理历史政治的混谈中出头,也很不容易。
杨锐更喜欢的是北大宿舍里的理想的气息。
理想从来都是没有错的,为了理想而努力的年轻人,更是令人羡慕的生活。
与后世年轻人理想更不同的是,80年代的青年们,最终践行了他们的理想。
是否成功,是否正确是一回事,但践行理想本身,就是很不同的体验。
后世的年轻人,又有几个人,有机会践行自己的理想。
后世的年轻人,又有几个人,在践行理想的过程中,会影响全中国,乃至于全世界。
改变世界这种事,到了21世纪,几乎变成了硅谷人的专属名词了。
而在84年的大学寝室里,学生们却是认认真真的读书学习谈理想
不过,杨锐并不准备加入这些理想当中,他就躺在床上,看其他人的理想,听其他人讨论理想
周末。
杨锐休息的精神充沛,走出宿舍楼,就看到笑成花的林登。
“杨锐先生,您的书印刷出来了。”林登很是骄傲的道:“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印刷工作,现在”
林登看看表,道:“应该说,几个小时前,它们就在美国上市了。”
“这么快卖的好吗”
“哦这个还不清楚,但应该很不错,我带了几本给您,更多的样书要过阵子才能寄过来。”林登说着将一本花花绿绿的基因组学拿给杨锐。
杨锐第一时间就在封面看到了大大的“ruiyang”的署名。
杨锐不自觉的笑了笑,接着才向里翻。
不得不说,130美元售价的书,精美程度是不用怀疑的,诺顿出版社更是提前完成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这点时间,都不一定够你们排版吧。”杨锐拿着沉重的彩色基因组学,开始阅读里面的字。
林登笑道:“这就是诺顿的优势了,我们总是能比别人更快做出成果来。”
说完,林登又道:“我们想为您开一个出版介绍会,就在北大可以吗”
“你们要在北大出版介绍我的英文版的书”
“日本和新加坡的学生也直接读英文版的教材,我想没什么问题。”林登笑笑,说:“您如果不反对的话,让我去申请就可以了。”
第759章 出版介绍会
“那就麻烦林登先生了,如果有需要的话,你再来找我。”杨锐脑袋稍微转了转,就答应了林登的话。
林登明白的笑道:“好的,我一定想办法给您办一个盛大的出版介绍会。”
杨锐笑着和林登握手。
学者出风头,那不叫炫耀,叫汇报工作。
学者要是连风头都出不了,那还怎么混的下去,就杨锐的离子通道实验室,也是依靠北大的经费支撑的,杨锐要是不能出风头,这实验室要么支撑不下去,要么就要换人来做了。
当然,美国人的学术界对名气的要求更高,出版社大约也是习惯了给作者各种揽名声的工作,林登熟门熟路的找了酒店,做了布置,然后才去找了学校和学院。
北大自无不可。
原本,出书对于中国人来说就是很名誉的事。
所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岁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能出书,在中国人看来,就是立言了。
而在80年代的中国,在这个自卑自信又骚动的年代,能在美国出书,其中明面上的含义,以及暗地里的韵味,更是足以令人回味无穷。
北一京电视台的记者们再次出动,带着照相机和摄影机,一边给杨锐拍照,一边为纪录片摄下难得的素材。
按照北一京电视台的计划,杨锐的纪录片其实已经算是基本完工了,王导演甚至都开始了后期的剪辑,只等明年的诺贝尔奖提名以后,再行放送。那个时候,也应当是杨锐的新闻价值最高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