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同志,你认识这些机器吗”柔柔的女声出现在吕云芬身后。
“美国贝克曼的离心机,用的是变频电机,配备微电脑,差不多目前最好的仪器了。”
“听起来很厉害哦,比美方的机器怎么样”
“军方我哪知道美方用什么机器啊。”吕云芬笑了,又问:“你是谁啊”
“不好意思,忘了介绍,我是中国教育报的记者丁亚琴,这是我的名片。”丁亚琴等不住漫长的谈判,中途离开了西堡镇,但她始终关注着捷利康和国医外贸的谈判,听说西捷新车间建成,就迫不及待的前来采访。
对于梦想着做无冕之王的记者来说,这种采访可比按上级要求,转载文章有意思的多。
吕云芬仔细的看了名片,笑道:“你是来报导制药厂的”
“算是吧。你能给我介绍一下这些机器吗”丁亚琴露出人畜无害的纯真笑容。
“我们一般叫仪器”吕云芬左右无事,干脆做起了导游。
丁亚琴一边听一边记,心想:这个新闻再加上转载的西堡中学的消息,才算是有点意思。
文教卫不分家,她在中国教育报工作,发表相关文章,也算是范围之内。
一圈看罢,两人自然而然的来到了杨锐身边。
丁亚琴丢下了吕云芬,快步走上前来,伸手笑道:“杨锐同学,又见面了。”
“又见面了。”杨锐捏了一下女记者的小白手,苦笑两声道:“您怎么又来了。”
“不欢迎我呢”丁亚琴小卖了一点萌,笑说:“我这次来,还是采访你的。”
“西捷制药厂”
“是。”
“西捷工厂的大股东,是国医外贸和捷利康,还有西堡肉联厂,你知道吧”
“嗯。”
“你得先得到他们的同意,我才能就西捷制药厂和你谈。”
丁亚琴的眼睛都亮了,忙问:“你的意思是说,三家企业限制了你有什么机密内容”
“不是,我就是闲麻烦。”杨锐说着,向旁边的英方监理点点头,道:“净水系统完成了。”
丁亚琴有点呆,在她的采访经历中,遇到如此直白的情况,还是第一次。毕竟,现在的国家媒体还是非常强悍的。
一瞬间,丁亚琴颇有些不被重视的愤怒。她盯着杨锐,道:“将这里发生的事报导出去,对你,对你在的学校,对国医外贸和西堡肉联厂,都是有好处的。”
杨锐笑笑,又点点头,道:“我相信,但我现在真的挺忙”
“等你有空的时候我们再谈也可以。”
“那要等一两个星期了,等西捷制药厂正式投产,我才能空出时间来。”杨锐摊开手,快步前往最近的洗瓶机。
丁亚琴还在组织语言,后侧的吕云芬惊讶的叫道:“一两个星期就投产,不可能的。”
杨锐奇道:“为啥不可能”
吕云芬迟疑片刻,道:“光是安装仪器,调试仪器,就要一两个星期就不够了。”
“安装和调试有专门的工程人员。”杨锐指了一下忙忙碌碌的老外。
“英国工人,我们羡慕不来。”吕云芬笑着摇摇头,又道:“有他们帮忙,也不能两周就投产了,试生产的时间也没有,你的领导同意吗”
杨锐一愣,笑了:“我没领导,在工厂建设方面,没有。”提示:如何快速搜自己要找的书籍
即可快速直达
第120章 安装调试
“不管是不是工厂建设的领导,上级部门总不会让你直接试生产的。”吕云芬不相信杨锐的话,这年月,个体户可以没单位没领导,搞研究的怎么可能没单位没领导呢
杨锐是学生不错,学生也有学校领导来管理的。学生档案放在学校,动辄一个处分丢进档案里,入团入党都要受到影响,政审不能通过的话,毕业分配工作也很受影响,本来能去省委的,说不定就只能去地方国企了,在一职终生的年代,仅此一点,就能把学生压的死死的。再厉害一点,学校还可以开除学生,注销了学籍,学的再好的学生也得一身狼狈。
除了学校,教育局自然是更有权力的单位,理论上,学生的一切生活和政治都受他们管理,和30年后不一样,这个时候的管理是全方位且不讲道理的,除了高官子弟以外,很少有学生能躲的过去。
这也就是80年代了,要是60年代的话,学校和教育局的权力更大,更准确的说,是改革开放以前,政府对个人生活的干预能力更强,可谓是生杀予夺。
从那个年代过来的吕云芬,根本就不存在无领导的概念。
怎么可能没领导
领导可是比大粪还普遍的东西,它滋养我们的土地,促进生物界的循环,来自每个人的体内,又永远干预着每个人的生活。
无法想象,没有领导的生活呢。
杨锐的认识截然不同,却没有与吕云芬争辩,只道:“西捷制药厂主要受捷利康派来的香港经理管理,他对试生产没有要求,我们现在做的,是尽快投产。”
搞秘密试生产,而且要万无一失的试生产,所耗费的时间说不定比投产还多。
作为一个工厂体系,它本身就很难做到万无一失,出现问题才是正常的。一条工厂生产线,调试几个月的时间并不意外,边生产边调试也是常见的情况。尤其是试生产阶段,突然之间全线停工,然后修改设计也不会令人意外。
如果参观的领导不想见到全线停工的场景,那就迫使工厂必须处于无必要的非生产状态
偷偷生产是很难保密的,说出去也会让领导尴尬。另一方面则是批文和盖章的问题,未进行试生产的工厂自然不能得到生产批文,而在生产批文出现以前生产出来的东西,自然是不方便出售的,修改生产日期更是明确的违法。虽然主管单位可能睁一眼闭一眼,但这种潜规则的事,捷利康不愿意做,杨锐也不愿意做。
他有大好的前途等着自己,干嘛要和人玩这种潜规则。
按照他与捷利康的合同,三个月内保证辅酶q10投产,他的工作就结束了,来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