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说道:“之前,咱们大唐有突厥这个巨大威胁,所以我们理应将眼光聚在大唐周边,这样才能专注于大唐自身的发展和强大,专注于大唐的主要威胁,而不受到其他的扰乱。所以那时候,这份地图微臣也并未拿出来。而今,突厥既灭,周边再无能与大唐比肩者,林立之国皆对大唐俯首称臣,难免会令陛下松懈。所以,就是时候将这份地图交给陛下了。”
“是啊朕还不能松懈”李世民低头看着那面世界地图:“这天下竟然是如此之大,这四海居然是如此之广这世上仍有可比肩大唐之劲敌,朕绝不能松懈”
“陛下英明”夏鸿升笑道:“不过,陛下也无需过于忧虑,咱们大唐已经领先于其他地方太多了,而且咱们大唐的各种技术仍旧在不断的改良和进步,会不断的领先下去,并将领先的差距拉的更大。只要咱们大唐国内的后勤供应能够跟得上,不至于拖垮了经济和百姓,那咱们大唐的军队目前来说几乎是无敌的。”
“方才,夏卿所言,有唯三能与大唐军队比肩之军队,在哪里”李世民盯着地图,目光很是狂热,那神色让夏鸿升想起来了李世民谋划突厥时候的样子。
可能李世民跟毛爷爷是一类人吧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
只有面临威胁能够令他们感受到激情,只有消灭威胁能够令他们感受到乐趣。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夏鸿升手一挥,在地图上面用指尖画了三个圆圈,说道:“这里,这块大地的最西边,这些地方并非是一个国家,其类似于春秋之时分封割据,这些人善于联军作战,其也是宗教国家,信服一种基督教,因为宗教标志乃一十字架,故而其联军又号称十字军。这些十字军也是宗教军队,故而十分狂热,加之此地之人普遍高大壮硕,因而战斗力极强。”
现在虽然距离十字军东征的年代还十分遥远,但是夏鸿升为了给李世民树立威胁和忧患意识,故而这么说了。
“十字军”李世民沉吟了一下,又说道:“下一个呢”
夏鸿升手指东移,又说道:“此地,便是咱们说的大秦。原本这一整块土地都属于一个国家,名曰罗马帝国。而后罗马分裂,西边就是方才所言,而东边,就是这个国家,东罗马帝国。此国三百年前立国,如今正值鼎盛。其国中之族,自号罗马人,数千年历史之悠久,文明之繁盛,技艺之先进,绝不亚于我华夏人。不过同波斯长久以来的战争,导致了它开始渐渐走向了下坡路。不就,他也会成为那些们的目标。他也是那些胡商们西行的终点,从咱们大唐带去的货物,会在此国集散,传往更西边。希腊火,就是此国制胜之法宝。不过,比之大唐的汽油,却又相去远矣。”
“东罗马帝国,朕记下了。”李世民点了点头:“下一个”
“这里,就是方才臣所言之教教徒兴盛之地。其宗教领袖率教徒征战,如今依然是波斯西边最强大的政治、宗教和军事力量,其号为大食。”夏鸿升对李世民说道:“也是此三者之中,必定最先与我大唐发起冲突与争端的一个。”
“大食”李世民两眼灼灼,紧紧的盯着地图上面的阿拉伯半岛,目光在地图上来回了半晌,忽又指了指地图上的美洲大陆,问道:“重洋之外,这里呢”
夏鸿升伸出指头画了一大圈:“此皆无主之地,其上唯野人而已。不过”
夏鸿升又将手指移到了两块土地的衔接之处,往下画了一大圈,说道:“此地尤为神奇,广而无人,林木丛生。沿此山脉,有诸般粮食菜蔬之作物,皆可易种而高产,尤以土豆、番薯、玉米,此三种为最,适应性极强,山野平原皆可种植,且产量极高,绝不亚于占城稻”
“什么”李世民又一次倒抽了一口冷气。
第623章 打铁先须自身硬
“这正是我欲令陛下占据林邑同倭国之地的缘由。”夏鸿升不顾李世民的震惊,对李世民说道:“这一片土地,当今世上所知晓之人,已经唯余陛下,太子与微臣三人。大唐欲万世永昌,最先要保证解决的,就是百姓的口食。此地之粮食菜蔬作物,凡数百余种,若能得入大唐种植,则可使大唐不再缺粮,再无荒年。而欲得这些作物,就要想办法去到这片土地上。而要去往这片土地,只有两个办法。”
“海船”李世民看了看地图,说道:“可此地距离我大唐之间何止数万里,焉能有海船得以航行如此之远”
“不错,以咱们现在的船只,的确是不行的。这就需要林邑国的一种树木,最是适合造船,用这种树木做出的海船终年不腐,才可以胜任如此远洋之航行。”夏鸿升点了点头,对李世民说道:“若不用海船,则需往北而去,经辽东至于流鬼国,继续复向北而去,到这里此地名曰夜叉国,沿夜叉国往东北而行,陛下看见了,这两块土地之间,此地距离最为接近。冬日此地极冷,且寒冻极久,可从冰上而过,至于此地,转而南下,终至此处。只是此举尤为凶险,比之海船更要凶险的多。夜叉国极冷,吐口唾沫,一离开嘴唇就已然成了冰,冰上也极其危险,有许多白熊。而走海路,除了需要林邑国的木材之外,也需要海港能够中转海船。我大唐夷洲之地,及倭国四岛,正可作为大唐出海之门户。”
“这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如何知晓的”李世民惊异道:“莫不是有人行于天上,方能得见此天之下之全貌又瞬息万里,可至于各处,得知当地之事物”
“哪儿能啊”夏鸿升摇了摇头,说道:“这些都是华夏数千年来之积淀,可都是由人一点一点发现,这个见闻一些,那个见闻一点,又有人将这个见闻总结一下,那个见闻记叙一下,千年积累,方才有了这些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