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的飘逸,还是“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洒脱,亦或是“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的坚毅与“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的浩然,都深深吸引着每一个中国人骨子里的血性,让每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江湖,江湖里都有一个侠客,手握着残阳沥血,心中有冷月凝霜。
刀与剑与梦,侠与义与情,共同构筑了人心里最初的江湖。
侠客一道,是亘古伫存在国人灵魂与精神里的一种文化基因的表征。
这种文化存在的最大意义在于,它既表现了个体对体制的强权保持一种个人的挑战――无论是真正武力上的。还是思想上的――使得体制的强权无法真正的控制一切,也表现了汉文化中个体对于理想化人格矢志不渝的追求。侠义之道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使国人面对压迫始终坚韧,使国人心怀正气。浩然于天地之间。可惜,宋代灭亡之后,在长期的非文明式的残暴王权压制下,这个基因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休眠了,而到了近代,更是受到强势的西方文明的冲击。国人的吃饭、穿衣、一举手、一投足、一动念,都开始追求符合西方人的规范,是否有“绅士风度”。所以侠客一道的文化基因在现代中国也是离死不远了。
夏鸿升自小就是看着武侠的,心中对那刀光剑影里面的大侠无限憧憬。如今见到了活生生的古代侠客,心中自然激动。
看看对面,易秋楼已经醉眼朦胧了。白酒到底辛烈,他估计还是头一次喝道,能撑到现在已经是很大的酒量了。
“来人呐,带易兄下去休息,记住,往后易兄就是家里的贵客,好生招待着,万勿怠慢。”眼见易秋楼已经醉的爬桌子上了,夏鸿升叫来了下人,嘱咐道。
“好家伙,早听说这世上有一种人,专急他人之所急,除他人之所恶,话本传奇上面看了不少,没曾想还真是有这种人呢”李承乾的眼中流露着艳羡的神色来,看着被抬下去的易秋楼,说道。
看着李承乾眼中流露出来的向往,夏鸿升心中笑了笑,可怜的,成天只能在深宫大院里面幽锁着,何曾想象过世间还有如此一种率意洒脱,热血不羁的生活。李承乾这是在羡慕他的自由洒脱,率性而为啊。
“恪也是常听人说起,却也从未曾认识过。”李恪点了点头,对李承乾的话表示赞同,说道:“升哥儿,你说,这便是太史公陛下的侠么”
他是侠么夏鸿升看看易秋楼被抬走的方向。
江湖里永远都不会少了任何一种人,可谁能做那当之无愧的侠客
那肆意凌弱,随手屠戮无辜的只是凶徒。
那坑杀百万,焚书毁国的却是暴君。
而背水一战,折戟沉沙的,可称霸王。
那扯一个弥天大谎,而自己冷眼旁观的却是枭雄。
唯有那承此一诺,将信一生的,仁义苍生,天下止戈的,正气凛然,浩乎天地的,才是真的侠客。
不由得想起来后世里的一句话,正合放在这个时代来用。于是便开了口:“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啊”
这个易秋楼的年纪不大,不过行事却颇有一番侠客之风。夏鸿升这心思就活络了起来,当初在陆浑的客栈里面,他就眼馋这个游侠儿的一身功夫,如今他竟然找来了,那就更要想办法让他留下来发挥作用了。
好在,他是为了想要学夏鸿升的犯罪心理的知识而来的,那短期内应该不会离去。不好在,夏鸿升也只是因为后世里看了犯罪心理的美剧之后对此很感兴趣,于是网上买了几本这方面的盗版书看了看而已,根本就滥竽充数,没有这方面的真材实料的。上一次能够在陆浑顺利找到凶手,也只是因为书上有一个十分近似的案例,所以就直接套用了过来。
“他说要教你拳脚功夫啊”李恪颇有些羡慕的对夏鸿升说道:“你家亲兵都不是他的对手,若是你能学了他的功夫来,岂不是也要变得十分厉害”
夏鸿升摇了摇头:“我兴许吧,学个三拳两脚的也好。不过,他武功如此高强,若是单单只来教我,岂不可惜了”
“哦那你想要如何”李承乾对夏鸿升的打算很是好奇,问道。
夏鸿升看了看李承乾,说道:“人们需要有侠义精神,能够心有浩然,奉行正义,这是好的。不过,太平盛世里,却是不需要侠客的。侠以武犯禁,这话说的不是没有道理。这些人武功高强,能力出众,又桀骜不驯,洒脱不羁。我在想,能不能有一个办法,让朝廷和这些江湖游侠和谐共存。”
夏鸿升知道今天的事情,李承乾回去之后一定会告诉给李老二。朝廷向来对这些游侠儿是十分头疼的,所以夏鸿升一来这是表明自己跟那些江湖游侠儿并没有多深的干系,二来,也的确是出于想要让那些游侠为国家出力的考量。这些游侠儿们都是身手极好的,所谓高手在民间,这些游侠儿的能力很强不说,范围更广,各种各样千奇百怪五花八方的技能,许多时候,这些千奇百怪的技能,反而能够另辟蹊径。夏鸿升后世里也是看过不少网络,什么龙组啦,749局啦,民调局啦,特别事件处理局啦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不都是网罗民间的高手,通过合作的形式,借用他们的力量为国家所用的么。其实现在的朝廷里面也有这种人,皇宫里面的都有些供奉,不过多是服务于皇帝,为皇家办事的。所以夏鸿升就想,能不能也成立这么一个机构,牵头将那些能力出众的江湖人士给笼络起来,给他们合法的身份,以供奉待之,然后让他们为国家效力。通过一些道义条款限制他们伤及无辜的行为,然后平日里对于起自由活动也不用太过于限制,只是在国家有事的时候让他们出力。这么一想的话,哥岂不是要开创一个大唐版的中国龙组想想就中二感爆棚啊十分来劲儿有木有
毕竟这些人,你放到江湖上不管,他容易生祸端,乱法度。可你要管吧,这些人他又能力高强,不服管束,你越是限制的很,他越是反抗的激烈。
既能够减少这些游侠对于法度的破坏,又能够让朝廷获得一个不小的助力,而对于那些游侠儿来说,即获得了朝廷的尊重和面子,又不用再无名无份的落草为莽,所以这样的合作双赢是很好的一个办法。
正好从这人的身上试试,看看行不行的通。
不过,这么做是不是显得小人了他不远千里的找来赴约,自己却这么想,终究不是报恩之道啊。可游侠儿不是长法,随着大唐的强盛,这些以武犯禁的游侠儿势必会收到朝廷的打击。这么做,也是为他寻一个最好的出路了。
可终究怎么说,这么做到底不怎么厚道。侠义每是屠狗辈,背信多为读书人,这句话也是有一定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