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将觉得可以让那三十个人秘密入城,进行准备了。”夏鸿升向段瓒说道。
段志玄略微思索一下,沉声道:“那三十个人是你二人一力训练督管,要如何用,由你二人商议便是。”
说罢,段志玄转身走到案后,提笔匆匆写了几笔,然后对自己的亲卫说道:“来人,打散头发,去换上一身脏衣裳面见陛下,就说岭南急件”
“末将遵命”那个亲卫从段志玄手中接过了纸张来,匆匆转身走了出去。
夏鸿升和段瓒也告辞离去,安排那三十个特战队员的事情了。
早在得知特战队能够在年前赶回长安的消息之后,夏鸿升就和段瓒商议了如何让这三十个特战队员在这其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商量之后,两人决定再让特战队进行一次斩首行动,分散到长安城中的刘德裕、长孙安业,以及元弘善周围,一旦他们起事,便以最快的速度将刘德裕,长孙安业以及元弘善进行“斩首”,没有了首脑,右武卫和右监门卫的叛逆士卒势必大乱阵脚,叛军不攻自破。十六卫的人马就可以转而集中应对李孝常的叛军。
三十个人列阵以待,目光坚毅,如同一杆杆长枪直插地面一般。夏鸿升走到了他们的跟前,扫视一圈,说道:“我大唐刀锋的各位,诸君斩南越叛乱各部,威震岭南,此乃惊天之大功。可是,诸君可知道,为何本将会传信让诸君隐藏身份,藏匿踪迹,秘密返回长安”
三十人默默的等待着夏鸿升,却无一人做声。
夏鸿升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因为咱们的间谍发现,利州都督,义安王李孝常,勾结右武卫将军刘德裕,统军元弘善,以及右监门将军长孙安业,欲图谋反”
此言一出,三十人众顿时眼中一凝,一股杀气就从他们的身上猛地勃然而出
“刘德裕、长孙安业等人谋反的日子,就在三日之后,除夕那天”夏鸿升继续沉声想那三十个人说道:“所以,本将才让诸君秘密潜回长安,准备让诸君在岭南之功上面,再添上一笔大功业来诸君有三天的时间来准备,分为六组,有两组分别负责三日之后,对刘德裕,元弘善,以及长孙安业进行斩首行动,将此三者贼人尽数俘获,陛下要活的人。另外四组负责打开被叛军把持的城门宫门,诸君可有把握”
“有”三十号人声音不大,但是却异常的坚定且自信。
第144章 斩首平叛
大唐贞观元年,十二月三十。
夏鸿升骑在马上,身皮甲胄。
他虽然是军职,乃为折冲都尉,这却还是头一回穿上一身甲胄来。为他定做的甲胄,即便穿在身上也不觉得太过宽大而影响行动。
八百将士列队身后,身披铠甲,手持武器,整个营中静默无声,纵有八百人同在,也针落可闻。
夏鸿升身侧,一匹枣红战马喷着鼻息,钉上了铁掌的马蹄在地上一下一下的刨着,似乎也为这凝重肃然的气氛所感染,变得些许紧张起来。
枣红马上,段瓒一身叶甲,手中长槊斜垂向下,目光沉静。
“待会儿事起,兄弟只管在营中等我凯旋,为兄带着这八百军中儿郎,去去就来”段瓒直视前方,脸上带着一抹自信的笑容来,似乎并不将眼前马上就要带来的厮杀全然不放在眼里。
夏鸿升点了点头:“小弟不能一睹段兄斩杀叛贼的英姿,便在军中温酒一盏,古有关羽温酒斩华雄,如今,也有段瓒温酒平叛贼”
“温酒斩华雄”段瓒愣了愣,又笑道:“好但愿为兄率军归来之时,樽中酒水尚温”
两人凝视前方,长安城那高耸的黑青色城墙,远远看去犹如一线连绵的山亘。
一片烟尘,渐渐出现在了两人视野之中。
一骑飞骑,匆匆打马而来,直冲营中,高声喊道:“长安城中传来喊杀之声,叛军已动”
夏鸿升同段瓒对视一眼,然后便勒马让开了路来。
段瓒手中的长槊挽出花来,寒芒乍现,猛地往前一举,高声喝道:“儿郎们叛军如今就在城中,随我平叛”
“杀”八百悍卒,声吼震天。
段瓒一骑当先,从军营之中冲杀了出去。顷刻之间,便到了长安城下。
破空声迎面而来,段瓒骑在马上,猛地往后一仰。手中长槊顺势挥动,只听得“叮”的一声脆响,一杆羽箭被马槊拦腰打折,落在了马旁。
“城上叛军听着,某乃右羽林卫果毅都尉段瓒。尔等束手就擒,或可还有一条生路”段瓒高举马槊,厉声喝道。
回答他的,又是几羽冷箭,只是段瓒聪明,身后八百将士并没有太过靠近城墙,那羽箭到到跟前已然势微,被打了下去。
“尔等既然冥顽不灵,也罢,动手”段瓒一声高喝。
蓦地。城墙之上,就见一道血花激射而出,一股带着腥气的热血正从其中一个叛军头领脖前喷涌而出。那个头领未及反应,此刻嘴张了张,却终究已经发不出一个声音来,不甘的想要回头看上一眼,却已然无法回过头去了。
几乎是同一时间,又有几道血箭猛地射出,城门上面,有几个官职的人。便登时一个不剩的全被割开了喉咙,倒地身亡。
“叛军头领已死,尔等还不投降”突然几声高喝,同时响起在了城门上面。
城门之上。一众叛军才发现不知何时城楼上出现了几个身穿黑甲,带着黑色头罩,只露出了眼镜和口鼻的人来。
只听得几声惨叫,几个刚想要举起手中武器的人便顷刻间毙命。
“杀”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