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51(2 / 2)

“一点七担,一点七担。”

李锦的脸色,似乎渐渐有些难看了起来。表面看起来,一点七担,似乎能让每个人都喂饱肚子,但这,只是平均数而已。他多少也知道,一些土地肥沃的良田,总要比贫瘠之地的产量来得多,而平均数,也只是恰恰勉强能让人吃饱。

意思也就是说,有很大一部分农民,辛苦了一年,恐怕不见得每天都能吃饱。

苏抑扬这个狗头军师没有白当,特意深入民众了解了一下。

“老大,贫苦百姓也有贫苦百姓自己的生活之道,省吃俭用自不必说。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多少也能打点东西,砍些柴火,网些鱼儿,又或是养些家禽之类。多多少少,也能贴补些家用。绝大多数人,只是日子过得苦些,挨着些饿罢了。”

顿了一下,他脸色似乎也有些羞愧,叹了一口气道:“但这日子,只是正常年份的日子,一旦生各种天灾,就会有许多穷苦百姓家中断粮,过不下日子了,就像这次的匪患”

李锦听完,也若有所思,皱着眉头

就算不是为了给自己做出点政绩好往上爬,只是为了这里长年吃苦受难的穷苦百姓们也要解决今年冬天断粮粮价飞升的情况。

“看来,只能从这群肥的流油的地主身上下手了”

第七十六章 刮青天

随着天气渐渐转冷,这眨眼间就要进入冬天了。这对没有口粮的百姓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

天好的时候百姓们还可以去山里挖点野菜,打个野味勉强果腹,这天一下冷了,别说野菜了,就连那些猎物都懒得出来活动了。

看着沂水县的百姓们每天饿着肚子走在大街上寻求生计,李锦这心里就不是滋味。但他也没有办法,说白了,他只是个小小的县令,想惩治这些无良奸商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前几天他发现这个国家只征收农业税,却没有商业税,于是就给当地太守上书提议加征商业税。

这个提议非但没有通过,还被退回来的文书严厉批评呵斥了一顿。使得太守赵书河在李锦心目中的形象更可恶了几分。

虽然赵书河没通过李锦的提议,但李锦也没放弃向上反应的念头。

既然你这个当太守的不受理,那我就直接跟皇上说,反正皇帝老儿给了我密令,有直接上报的权利。

当然,一个小小县令给皇帝的奏折要想顺利交到皇帝手中,奏折递呈渠道是很重要的。仗着杨潇在皇帝身边做锦衣卫指挥使这个便利,李锦想跟皇帝说什么话,那真是太轻松了。

虽然,奏折是递上去了,但这也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问题。

没办法,当下,想通过正当门路解决粮食短缺问题是不可能了,只能走外门邪道了。

李锦与苏抑扬一合计,得,为了银子,把陈楚楚推出前台。

县令大人的爱妻过生辰,城内的大户人家都收到大红请贴,自然要带着各种礼品来道贺。

女人嘛,谁不喜欢珠宝首饰也有送价格不菲的古玩字画,有精明的人知道这是县令大人又在想着法子刮钱,干脆直接送银子。

县衙内没有大摆宴席,每人桌上只摆了一杯香茶。

县令大人苦着脸,先感谢一番,随后大吐苦水,穷啊,实在太穷了,穷得连肉都吃不起了。

白米粥正在后院煮着,很快便好,诸位都带着礼物来道贺,实在不好意思,总不能让大伙都饿着肚子吧,怎么说也要先喝碗稀粥再说。

汗,这些大老爷吃的是山珍海味,人奶冲蛋花,白米稀粥,对他们来说是猪吃的食物,一个个找借口开溜,幸好县令大人没有热情得要强留他们用餐,否则惨啰。

所有礼品,李锦非常不客气的收下,前手收下,后手就让人拿出去卖,兑换成银子。

那些珠宝行都是大户豪坤所开,掌柜的一眼就认出这些东东是老爷刚送出去的首饰珠宝,眨眼就有县衙的人拿来卖要现银,无不摇头苦笑。

县令大人可真是会刮钱啊

从此,在湛水县的上层社会中,李县令又多了一个绰号刮青天。

这一来一回,李锦确实赚了不少,接着悉数全充入了公款,让苏抑扬和陈楚楚安排着换成粮食分发下去。

虽然暂时解决了百姓的吃饭问题,但这也不是长久之计。再者,用陈楚楚过生日的名义搜刮来的钱对李锦个人来说确实不算少,但是分配到整个县里的百姓身上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估计每人拿到的粮食也支撑不了太久。

李锦的三个老婆看着他这一整天都郁郁寡欢的,准备拉着他出去散散心。

今天正好是沂水县这里一个传统的节日,每年秋收过后,当地人都会在农忙结束后,好不容易闲下来,趁着丰收的喜悦,办一场花灯会。据说,每年花灯会上相识相恋的人特多。

李锦给陈楚楚与绿衣拖着上街看花灯,苏抑扬、柳世卿也跟着来凑热闹,于禁自然也跟来,带着几个高手跟在身边护卫,暗中还跟随着不少的高手,至少有十人以上。

街上人山人海,各种绚丽的彩灯把整个县城照亮如白日。估计这个传统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