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47(2 / 2)

众位诸侯草草散去,只剩下袁氏兄弟二人的时候,袁术见左右无人,不无试探地说道:“大哥,既然那刘伯安不识好歹,咱们何必立他为帝以小弟的想法,如今十九路诸侯以大哥为尊,我看这皇帝就应该让大哥来做,咱们汝南袁氏乃是虞舜的后裔,而现今我汝南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如何做不得这天下之主”

被袁术这么一说,袁绍心底的那一丝野心也被他鼓动得蠢蠢欲动,脑袋里不由得幻想着黄袍加身,坐上龙椅的那一幕。

袁术见大哥没有反对,继续鼓吹道:“大哥,咱们如今手握百万雄兵,只要给那些诸侯们封官许愿,相信他们也不会反对,有这百万雄兵在手,以我袁氏的威望,天下州郡可传檄而定,届时区区董卓不过是纤芥之疾。”

“住口”袁绍也只是稍微沉浸在虚幻的幻想之中就回过神来,制止袁术说道:“公路,此等无君无父之言休得再提,我袁氏一门,对汉室的忠心天地可鉴,此等僭越之事,万万不能为之。”

听到袁绍冠名堂皇的话,袁术心中不屑,紧接着又听袁绍说道:“再则说了,大汉虽然日渐颓势,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如果我袁氏做那出头之人,势必会遭到全天下诸侯的围攻,届时不要说诛灭董卓,恐怕我们会代替董卓成为天下人人得而诛之的对象,所以这等想法你万万不可有,明白吗”

“小弟受教了”袁术嘴上服软,心中则是想到:原来你袁本初不是没有称帝之心,只是怕做出头鸟罢了,如此畏首畏尾,难成大事,假以时日,若是我袁公路大权在握,倒要尝一尝做那九五之尊的滋味儿。

他心中的想法袁绍不得而知,只听他嘴上问道:“大哥,那刘虞不愿为帝,咱们现在该如何是好大军进入洛阳已经一个多月了,要是再没有动作,迁延日久,咱们内部必定不稳啊。”

袁术总算是说了句靠谱的话,袁绍皱起眉头,想了想说道:“公路,我记得刘虞的长子叫什么名字来着”

“刘和”袁术莫明其妙地答道,“大哥,刘和如今就在洛阳,他原本就是朝廷的侍中,董卓裹挟刘协出逃的时候,不知为何,这刘和竟然留了下来,你问他干什么”

袁绍听说他就在洛阳,大喜道:“恐怕破局之人就在刘和身上,公路,你想啊,如果刘虞当了皇帝,那刘和就是太子,纵然刘虞不愿意当这个皇帝,可你觉得刘和会不愿意当这个太子吗”

“大哥的意思是”

袁绍成竹在胸地答道:“我的意思是咱们先说服刘和,让刘和去说服刘虞,儿子说服老子只怕会比外人要容易多了,你以为呢”

“妙啊,大哥此计甚妙”袁术由衷地赞叹道:“既然如此,那我现在就去找刘和。”

“且慢”袁绍出生阻止道:“公路,此事可大可小,咱们还需从长计议一番,你我先别急,先派人去打探一下刘和的性情喜好,最好是让他有什么把柄落在我们手里,到时候就事半功倍了。”

“小弟这就去办。”要说干正事儿,袁术可能会拉稀摆带,但是要说整人害人,这可是袁术的强项,要知道他可是当年的洛阳第一纨绔,整治一个区区的刘和还不是手到擒来。

时间过了一天,袁术就欣喜地拿着他得到的信息来见袁绍了,袁绍看后大喜道:“好,公路,此事你办得甚好,有了这东西,不怕刘和不就范,或许将来他还会是一枚重要的棋子。”

也不知道袁术跟刘和说了些什么,总之当天晚上刘和回到家之后,刘虞就发现他很不正常。

“和儿,为父看你脸色不好,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刘虞乃是一名忠厚长者,对于自己的儿子,也十分疼爱。

刘和见了父亲,神情有些慌乱,不过很快就镇定下来,答道:“回禀父亲,儿子没什么事儿,只是这几日见父亲脸上写满了忧愁,儿子因为不能为父亲分忧,所以心里有些难过。”

“原来是这样,你没事儿就好”刘虞捋捋胡须,看着窗外的月色,说道:“如今袁盟主要立为父帝,和儿,你对此事是怎么看的”

刘和不知道父亲是在考较他还是不经意地一问,不管是什么,他都只会有一个回答:“父亲,儿子以为,父亲应该接受袁盟主以及众位诸侯的提议。”

“哦”刘虞本没指望他回答,听到这话,好奇地问道:“怎么说”

刘和整理一下思绪,条理清晰地回答道:“回禀父亲,儿子之所以认为父亲应该答应诸侯们的提议,理由有三点。”

“第一点,父亲乃是光武帝后裔,按理说这大汉江山也应该有父亲一份,两百年前,王莽篡汉,若非有光武帝聚兵讨贼,又岂会有如今大汉的二百年江山,今日之情形与两百年前何其相似,董卓就是那当世王莽,他所立的皇帝刘协不过是董卓手中的傀儡,玩物,若是咱们不另立朝廷,那董卓的阴谋就会得逞,放眼天下,能有这个威望和仁德的宗室之中,父亲当是执牛耳者,所以儿子认为父亲应该举起大旗,还我大汉朗朗乾坤。”

听到这一番话,刘虞有些诧异,不过心中觉得他说得并非毫无道理,如今这大汉天下,与两百年前的情况何其相似,他若是不站出来,或许真就是让董卓如愿了。

“你继续说”

受到刘虞的鼓励,刘和侃侃而谈,继续补充道:“其二,父亲仁德之名遍布天下,主政幽州时,平定了乌桓之乱,并且让异族之人心服口服,可以说文治武功,丝毫不差,若是父亲当这个皇帝,乃是天下万民之福。”

“嗯,这一点虽说有拍马之嫌,不过也切中要害,你再说说最后一点。”刘虞对儿子的表现十分满意。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父亲是否想过,如果父亲不愿意当这个皇帝,那大汉今后会何去何从”

“十九路诸侯进入洛阳之后,已经声明不会承认长安的朝廷,如果父亲不站出来,或许其中会有人行那僭越之举,真到了那个地步,大汉烽烟四起,诸侯争霸,这大汉江山还是我们刘家的吗”

“真到了那时,天下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而无论是何人称帝称王,我们这些宗室子弟都是喊打喊杀的存在,将永无出头之路,甚至家族也会覆灭,到那时,父亲即便去了九泉之下,又有什么面目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呢”

“会这样吗”刘虞震惊地看着自己这个儿子,没想到他竟然看得这么远,他知道,刘和说的肯定是事实,真到了那时,他们这些宗室子弟就会沦为万劫不复之地。

一番振聋发聩的话把刘虞心底里那点不忍冲刷得一干二净,此时此刻,他觉得,无论于公于私,这个皇帝他都必须当,不当就会是大汉朝的千古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