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216(2 / 2)

一则是他有份参与这一次的拍摄,自然是作为功臣之一被邀请了过来。其次他也是代表着叶景诚,帮对方过来捧个场。

“不是可能,而是一定。”雷觉昆收敛了笑容,不容置疑的说道。

他如此肯定的说法并不是没有根据,上映千万票房,要在接下来的时间突破两千万票房,难吗

说难,这部电影至少会上映三周的时间,现在用剩下的多一倍时间,来创造出另外的一千万,其实好像也并不难。

特别是目前这种情况,根本没有对手可言。只要接下来这段时间,其他院线没有足以压制它的电影。

哪怕上映三周之后,最后还差一百几十万的票房,大不了让它在银幕上多出现几天,这个两千万票房就是撑也得撑上去。

“是的,是的。”黄白鸣僵硬的赔笑道。

内心暗道雷觉昆对方的语气,似乎没有一开始那么好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自己刚才用“第二”这个词来形容,才导致这个情况的出现

因为黄白鸣知道,包括他在内都没有人会喜欢做第二,特别是雷觉昆这种争强好胜的人。你说他是第二,即使是一句赞赏的话,也跟喂他一勺苍蝇没有区别。

不过黄白鸣也只是猜对了一半,其实雷觉昆还有其他的想法。虽然“第二这个字眼并不好听,不过也代表了一件事,就是叶景诚在电影圈的地位,不再是当初的独一无二。

这个问题生在雷觉昆身上,也代表着两条院线的同盟,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出现松动,甚至会直接的瓦解。

无论怎么说,雷觉昆也是一个商人出身,而且在商场中混迹多年。相比跟叶景诚的私人关系,他更看重的还是利益相关。

其实这一点说明白,两者之间并矛盾。私底下,他可以跟叶景诚推心置腹。但是在事业上,他们也是竞争的对手。

就好像邵一夫跟邱德根一样,两人在私底下是非常的朋友。但是在明面上,tvb和本港台竞争不知道多激烈,抢收视,抢艺人,抢导演,什么都要抢个你死我活。

商场无父子,但是下了场情况就不一样了。最重要是双方能分清站位,不要因为这一层关系,而去影响另外一层关系。

这一点,叶景诚一直看得很透。正如他明明可以拉雷觉昆一把,但是他偏偏就是不帮,说到底还不是利益的关系。

这一边,雷觉昆大排筵席搞庆功宴,而那一头,叶景诚也在谋划一件大事。不知不觉,地产大跳水的日子已经是临近。8

第427章 抵押借款上

港岛即将面临的地产大跳水,对叶景诚来说绝对是一个契机。而他通过这个契机真正想要谋划的,就是收购一间作资金周转站的银行。

在叶景诚这一次的计划当中,一共有三间银行成为他的对象,包括东亚银行、廖创兴银行,还有海外信托银行。

这三间银行各有各的优势,但是对叶景诚来说,现在银行的优势还是其次,主要是他收购的可能性有多高。

东亚银行在三家银行中底蕴最好,几乎港岛每个区域都设有分行,收购难度甚高。即使接下来会受到地产大跳水的影响,叶景诚想要收购的难度还是非常高。

加上以他目前的资产,针对东亚银行的收购,也会显得十分吃力。总结来说就是可以尝试接触,但是就不能抱有半点的侥幸。行则来,不行则去。

其次的廖创兴银行,单听这个银行的名字,就知道是一个家族性质的银行。所以这间银行内部的股权分配问题比较麻烦,至少分散成数十份落到家族的成员中。

收购难度偏高,情况对叶景诚的收购,容易变成一种困扰和障碍。而叶景诚想要的,是一家属于自己的银行。而这些人当中,肯定会有不愿意出售股权,这个情况还可能占多数。

所以最符合他目前收购的条件,还是海外信托这一家银行,收购难度最多是中等。

海外信托银行的底蕴并不差,甚至是这几年的一个新贵,分行规模已经直追东亚银行,经营的业务更加的多元化。诸如外币存款、汇款、保管箱、信用咭、楼宇按揭等等。

但是这么快窜起也有一个坏处,就是导致内部存在一种情况。流动资金出现严重的不足,也成为这家银行最大的短板。所以这一次的地产大跳水,原本资金就不充裕的它,受到的波及绝对是最大的。

原本海外信托银行就有经营楼宇按揭的业务,而且这方面业务的规模还非常大。如今大量投资房产的业主失利,哪里还有能力偿还每个月的按揭,届时这家银行的资金链一定会断裂。

其实在这个年代,特别是港岛这一亩三分地,大部分银行都会面临这个问题。因为港岛在经济方面,一直是向国际看齐的政策。

而国外的银行不断增设新的业务,很多都是从七十年代跨越到八十年代的新时代业务。譬如外币存款、信用卡结算、支票轮套现等。

港岛的银行家不想遭到淘汰的话,只能引入这些新时代的业务。而他们本身对这些业务并不熟悉,这才是导致一系列问题生的根源。

叶景诚今天过来的目的,并不是跟海外信托银行的主事人商谈有关收购的问题。而是打算在这件事上做一次推手,让这家银行更快陷入经营不善的情况。

这样他才可以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后用最低的条件来进行收购这间银行,到那时候收购的难度也会直降。如果说现在难度是中等,届时的难度只会是容易。

至于会不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一点叶景诚并不担心。先以目前形势来看,从这一次的地产大跳水导致经营不善的银行,虽然不说有十家八家,但三、五家还是有的,其他投资商不一定会看中海外信托。

其次是接下来的形势尚且不明朗,一个成功的商人绝对不会贸贸然动手,除非这个人跟叶景诚一样,从一开始的布局就是冲这家银行而来。

况且就算将这家银行全面收购,肯定也要背负银行欠的几十亿外债。不是哪个人都能像叶景诚一样,手上有着充裕的流动资金。

绝大多数的成功人士,包括李家诚在内,他们的生意做得越大,手上的流动资金就越少。这个比率可能是一比十,一比二十,甚至是一笔三十都有可能。

要拿出几十亿来替这家银行负债,这个人至少要有几百亿的资产,这种决定绝对不能够轻易做出,一个不好还可能影响他们的主要事业。

而叶景诚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属于他的个人资产当中,他至少有半数的流动资金。

换言之,如今拥有至少六十亿资产的他,就可以拿出三十亿的流动资金,绝对是港岛是唯一的一个。

此时,包括叶景诚,现任银行董事长张明添,同为创办人之一的曹耀,共同围坐在会议室中进行商谈。

“叶少,自从上次竞标会一别,老哥对你甚是挂念啊。”张明添客气的说道。

虽然是再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