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26(1 / 2)

盒他们一起到自己家学习的,可是,后来一系列的事儿将这件事给耽搁下来。

但是,暗地里,自己一直让小云帮助他的,现在具体的是什么情况,自己倒是没有去过问,李振兴相信小云会把事情给办好,要是办的不好的话,她也会告诉自己,一直到现在小云都没有何自己提起过这件事儿,那就说明,办的差不多了吧。

“海子,找我有什么事儿啊”李振兴低头看着这个瘦小的孩子。见他一直倔强的拉着自己,低着头,也不说话,李振兴有些忍不住开口。

“李叔。听说你们家在镇上开了一家小吃店啊”

“对。”李振兴家在镇上开小吃店的事儿村里的人大多都知道,自己也没有必要隐瞒什么。再说,一个和香香年纪差不多的孩子,在路上拦着自己,问出这种话,一定会有下文。李振兴一直在等。

“那,李叔,我求你件事儿成吗”海子低着头,羞得脸通红。

“说说看,要是我能帮的上的,一定会帮你的。”李振兴看出了他的窘迫,笑着说道。

“我能不能到你们店里打工啊”小脸抬起来,充满希冀的望着李振兴。见李振兴不答话,赶紧指天保证。“放心李叔,我有的是力气,不会白吃饭的。”

李振兴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什么,只是心里在纳闷:小云不是已经替他交过学费了吗现在也不是周末,也不是放假,他怎么会在这里

“能告诉我原因吗”李振兴矮下身,眼睛平视着海子,让他觉得自己得到了尊重。对于这么大的孩子,正是处于第一叛逆期,马虎不得。

“我,我需要一笔钱。我奶奶病了。”说着说着,眼里开始掉金豆子,样子比妞妞吃不到牛奶还委屈,还可怜。

然后。李振兴沉默了,他从小盒那里已经了解了海子的一家,他的父母一直在外地打工没有回来过,只有他的奶奶一直照顾着他,可是,人老了,总会有些病啊痛啊的,海子现在这么着急,连学都不去了,那其中的问题可就大了。

“海子,你现在是男子汉了,不应该流泪,现在应该面对困难,解决困难才行。”这句话原本是自己的老爹一直告诫自己的,现在也同样转增给了眼前的海子。

“恩”听了李振兴的话以后,海子使劲的擦擦眼泪,狠狠的点点头。“李叔,你是不是同意我去你们店里工作了”

“这事儿啊,不急,我们先去看看你奶奶去。老人家的病可拖不得。”李振兴拉着海子的手,直接往他家走去。

海子的家在村中间里。那一段全都是老房子,比前振兴的家还破烂。那低矮的房子,李振兴这么低的个子直起身来竟然能够碰到上面的门框上。大白天的,屋子里面还是黑漆漆的一片,乍一进去,完全是看不清的,一定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行。

李振兴的眼神很好,可以看得见屋内的摆设很是简陋不堪,灶头上的锅还没有洗,里面还有早上蒸热的早饭,现在余热尚存。环顾了一周也没有看到新鲜的蔬菜,倒是在柜子里发现了一个盛放过中药的碗,从上面的残留物可以看出,这个碗也刚刚用过没有多久。

在昏暗的炕上还躺着一个老太太,裹着一床散发出霉味的被子,在被子外面的干枯的手和雪白的头发,最是醒目。

“奶奶,我回来了,很快我就可以去给你治病了。”海子进了屋里以后,连和李振兴客套都没有,直接奔到炕上去。

“恩”屋里的老太太艰难的回过头来,看着李振兴的样子,有些释然。放下了戒备,努力撑起半个身子,“家里实在是太破,让你受累了。”

“大娘,不用和我客气,听说你病了,我来看看。来的时候比较匆忙,也没有顾得上带什么东西。”李振兴把老太太的身子按回炕上,自己坐在炕沿上,和她说着话。

“海子,你去给你李叔去倒杯水来吧。”老太太对着在一直站炕前的海子说。

李振兴会意的一笑,知道老太太支开海子要和自己说话。也就乐得坐在一旁不动。

“振兴啊,虽然不是和你很熟,但怎么说也是看着你长大的,知道你的品性。听说前两年腿脚好了”老太太伸出干枯的手,拉着李振兴说着。

“哎,腿脚好了,多谢您还一直挂念着。”李振兴点点头,笑着说。

“振兴啊,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说,你也知道,海子的爹娘一直没有回来,其实,我一直没敢告诉他,祥子小两口到海南淘金去了,现在都七年了,说不定以后也不会回来了,现在海子才九岁,要是我这个老婆子再一走。家里就剩下他一个了。”老太太看了李振兴一眼,见李振兴的脸上没有什么波动,顿了顿,继续说。

“海子学费是你给付的吧”

“恩”现在这个时候,李振兴也没有必要否认。

“我留下你就是想问一下,你为什么和王趴家的那个孩子那么亲啊”她一直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虽然王趴的老婆不错,可是王趴的案底在,村里的人几乎不怎么和王趴家来往,即使王趴的老婆带着婆婆和儿子过的很苦,村里也没有几个人去他们家帮忙,客套以及凑近乎。小盒才会变得一切都向钱看齐。

李振兴以前也是这样的人。自从他的腿脚好了以后,便一反常态的对小盒好起来,甚至他从首都带回来的黑毛鸡,村里其他人都没给,单单给了王趴家。

村里的人都在纳闷,老太太只不过是问出来而已。

“也没有什么,我看小盒这个孩子不错,要是一直这么堕落下去,好好的一个人恐怕就这样完了,我不想他一直走现在的老路,等考出去见见世面的以后,再回到这里,一切都会不同,我在读书的时候,不努力,现在后悔了,我不希望小盒和我一样。”李振兴看着老太太一句一句说的很清楚。

“那海子的事儿也是由于这个原因”不是老太太不相信李振兴的话,只是这话在农村里讲有些不和适宜,更何况说话的对象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老太太。

“应该是吧,那天孩子们在我家吃樱桃的时候,我就发现海子不错,知道疼人,脑子活,知道转弯,也很孝顺。”李振兴虽然没有亲眼看到海子把樱桃拿回来,可是,凭着自己看人的本领,相信不会有叉。

“恩,这话我信,我们家海子在村里这一辈的孩子里面,还真的是上数的,可惜家里没有什么钱,他现在都九岁了,个头还这么大,我都担心,以后会不会留下什么后遗症。”老太太望着门口,很是感慨的说。

李振兴现在沉默了。这是别人家的事儿,轮不到自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