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承认,根据从各种渠道得到的消息来看,俄国的这场内战非常残酷,不是其它国家的内战可以相比的。再考虑到现在这种严寒的气候,没有哪个俄国人可以保证自己能够活着看到内战结束。
所以,许多俄国的贵族和商人都逃到了邻国躲避战乱,而中国显然是远东地区最理想的避难所之一,而满洲里也成为俄国战争难民进入中国的主要边境口岸,为了应付这场难民潮,中国中枢政府不得不在满洲里郊区建立几座难民营,专门收容俄国难民,而且考虑到边境形势的稳定,中枢政府也决定派吴振汉代表总统走一趟,实地考察一下俄国边境的形势,看看是否有必要在俄国境内开辟联军干涉的“第二战场”。
作为总统全权代表,吴振汉是坚决主张在俄国境内开辟联军干涉的“第二战场”的,不过目的却并不是为了稳定边境形势,而是为了占领更多的地盘,用军人的话讲,这叫“收复国土”,毕竟,这片地区是通过不平等条约割让出去的,现在收回来是名正言顺。
所以,在视察边境哨所的时候,吴振汉心里一直在盘算如何进军,现在俄国沙皇政府的军队已经逼近了外贝加尔斯克,如果要从满洲里出兵的话,中国国防军就必须抓紧时间,因为一旦俄国沙皇军队占领了外贝加尔斯克的话,就没有足够的理由越过边境了。
“百里,以你之见,总统那边心意是否已决呢”
站在装甲车的车顶上,吴振汉询问站在他身边的蒋方震。
蒋方震沉吟道:“以我之见,总统对协约国提出的所谓开辟第二战场的建议,似乎只是一个激将法,他的重点方向依旧是放在中亚那边,远东这边形势太复杂,一方面英国、美国担心我国利用出兵干涉俄国之际攫取俄国远东领土,另一方面,中枢似乎也不放心日本人。毕竟,谁也不希望卧榻之侧有人酣睡,日本不能在东北亚继续扩张势力,只能向太平洋方向扩张,这也是中枢的既定政策。”
“哦这么说来,总统叫我过来,只是做给旁人看的”吴振汉一愣。
“或许正是如此用意。现在中枢与苏俄之交涉仍在僵持之中,总统派你过来视察边境,而且走之前还大张旗鼓的通过报纸报道此次视察工作,这用意只能是向苏俄方面施压,迫使他们尽快做出让步。在我看来,总统的战略安排很有条理,先中亚,再远东,所以,即使此次不能在远东攫取足够好处,至少,我国可以恢复在中亚地区的势力。”
蒋方震这么分析着,站在一边的张孝准也是连连点头,看到两人的表情,吴振汉这才终于明白过来,也不怪吴振汉迟钝,作为一个只念过几年私塾的陆军总长,他已经很努力的去学习战略了。
“这么说,根本不会开辟第二战场”吴振汉追问道。
“或许不会。这既是做给苏俄看的,同样也是做给英国、美国看的,让两国在远东问题上多少做出些让步,现在周道刚想继续指挥陆军向纵深推进,但是英国、美国不肯,这种僵持局面不利于对俄交涉,因此,总统似乎是打算通过此举向英国、美国表明中国单干的决心。”
“原来如此。”
吴振汉叹了口气,这才明白,无论他的视察报告怎么写,统帅堂都不会批准在满洲里方向采取任何越过国境的军事行动。
明白了此次视察边防工作的真正目的,吴振汉的兴趣顿时消散,不过既然这是总统的命令,那么他也只能将这个任务完成,在随后的几天里,他要么骑马,要么坐装甲车,带着随从沿着边境线视察,每到一座哨所,就要与驻守哨所的官兵说上几句话,而且特意让随军记者拍摄照片,并刊登在报纸上,等他结束了全部视察工作之后,已是第五天,试探性的给统帅堂拍了封电报请战,结果却是与蒋方震的分析基本一致,总统不批准在满洲里采取军事行动。
吴振汉未免有些泄气,不过稍后的一封来自统帅堂的电报使他的情绪又恢复了几分,在这封电报里,总统告诉吴振汉,因为他在满洲里的视察安排,苏俄方面受到极大震撼,并已与中国外交特使在中亚国境线的重新划分问题上初步达成一致意见,而且还派了外交特使去北京与总统会面,或许再过几天,吴振汉就能听到西北失土回归祖国的消息了。
有这个消息在,吴振汉这次满洲里之行就算没白来,这也使他进一步领会到外交工作的某些秘诀。
第一卷 时代先锋 第932章 步步紧逼
第932章 步步紧逼
气温很低,而且仍在下着小雪。虽是下午,但是街上看不见几个人,倒是那些放鞭炮的小孩还在小巷里追寻着他们的欢乐,“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让人感受到了一点过年的气氛。
确实,距离中国传统新年已是不远了,再过十几天就是除夕,按照传统,这应该是中国人家族团聚的时候,就连远在南洋的华侨也都到了归乡的时候,而且往往会在家乡呆到吃过元宵之后才赶回南洋继续做工。
但是,作为外务总长,唐绍仪现在却不能赶回广东去与族人相聚,这原因也不复杂,就是工作太忙,政务繁重,外务部可不比其它部门,与外务部打交道的多半都是洋人和外国政府,各国习俗不同,在外国人看来,中国人的春节是农业社会的习俗。不符合工业社会的要求,因此,外国人也通常不会特别的理解中国新年的意义,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各国使节仍在前后脚的往唐绍仪办公室里蹭,外国客人来了,还有事情拜托,唐绍仪总不能告诉对方“我要回乡过年”吧,所以,他也只能打起精神值班,只是希望各国使节能够在除夕那一天不来打搅他与家人的团聚。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外国使节,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参与的国际活动确实比较多,一方面是关于远东和平委员会的改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协约国对俄国的军事干涉行动,这两件事都离不开外务部,唐绍仪也只能挑起这个担子,为中枢分忧,为总统分忧。
现在,唐绍仪就是奉总统命令前往火车站去接一位身份很特殊的客人的,这位客人名叫卡拉汉,是一名俄国人,而且不是普通的俄国人,他实际上是苏维埃俄国政府的全权外交代表。赶来中国是来与中国总统先生举行高级别面对面的会谈的。
卡拉汉这一路过来,可是非常辛苦,他是从彼得格勒出发的,先坐火车赶去前线鄂木斯克,在炮火中辗转赶去中亚,然后再由中亚赶往波斯,之后想办法进入英国殖民地印度,再从印度坐船赶去南洋,并由法国殖民地越南登陆,然后坐火车一路向北,进入中国广西,接着再从广西出发,坐火车赶去广东,并由广州转车北行北京,几乎是绕了小半个地球才来到中国,来到北京。
卡拉汉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