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分节阅读 186(2 / 2)

“一个叫莫理循,是英国记者,他是和谢重安、冯自如一起到武汉的,咱们的这些飞机、机器、汽车,都是他帮着运回来的,他想对总司令做个专访;另一个洋人叫司戴德,是美国驻奉天总领事,他是以私人身份来拜访总司令的。莫理循还好说,啥时候采访都行,就是那个司戴德不愿另挑时候,一口一个外交事务,我不敢擅自做主,就只好来请示了。说起来也奇怪,以私人身份进行外交活动,这可叫人琢磨不透啊。”张激扬说道。

“莫理循”

赵北摸了摸下巴,这个名字在近代史上也是有些名气的,这个澳大利亚人可算得上一个中国通,在中国居住多年,据说与袁世凯关系密切,民国时代曾做过袁政府的政治顾问。

至于另一个司戴德,却陌生得很,想来不是什么历史名人,不过就冲他是美国领事,也值得见一见,“以夷制夷”的秘诀就是抱大腿,抱得大腿越多、越粗就越好,现在赵北已经抱住了德国的一条腿,如果再抱住美国的一条腿,他做梦都会笑醒的。

“这两个洋人现在哪里”

“在政宣委总部等候。”

“那就见一见吧。石人,上车,咱们坐车去。至于田振邦的那几个特使么,石人,你回头去应付一下,就说我事务繁忙,实在抽不出空来,你告诉他们,共进会也是同志,不是不讲道理的,川黔之争是意气之争,还是应以和气为上,不过,我可以多卖些步枪给田振邦,也会派遣军官去训练他的部队。”

赵北叮嘱几句,调头又上了车,招呼蒋方震。

“百里,委屈你再当一当司机,以后咱们共和军培养汽车队,少不了还要请你做师父的,现在正好练一练车技。”

蒋方震很愉快的接受了这个工作,参谋长蓝天蔚也赶了过来,张激扬与他一同坐在了后排,至于田劲夫,倒是识趣的下了车,召集警卫,骑上战马跟随在车前后,保护总司令安全。

等汽车发动之后,张激扬凑到赵北耳边小声说道:“味根也到武汉了,和谢重安、冯自如他们同乘一艘船到的,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十几个同盟会、光复会的军官,那个洋人记者也是他介绍到政宣委总部的。”

“哦你怎么不早说”赵北微微一愣。“咱们先去和味根叙叙旧,至于那两个洋人,就让他们多等一会儿吧。”

张激扬有些欲言又止,瞥了蓝天蔚一眼,解开领口的扣子,这才说道:“味根本来要与我一同前来的,可途中遇见了吴绶卿吴禄贞,两人谈得投机,味根一时来不了,只好下午去总司令部拜访总司令了。”

“他们现在何处”

赵北有些奇怪,熊成基不声不响到了武汉,事先并没有拍电报,来到之后又不立即与赵北见面,这确实有些让人颇费思量,考虑到吴禄贞最近的表现,赵北不得不提高警惕。

“在黎议长府上。”张激扬的声音更低沉了。

“我们先去黎府”开车的蒋方震问道,刹住了汽车。

“不忙。”赵北扭过头去询问蓝天蔚。“秀豪,味根和绶卿两人以前认识”

蓝天蔚摇了摇头:“据我所知,绶卿以前从未提过熊味根这个人,至于他们是否是老相识,我也不知道。不过,早年绶卿入过兴中会,也参加过唐才常等人组织的自立军,现在是同盟会员,认识的党人确实不少。”

说完,心里悄悄叹了一声,吴禄贞行事确实是莽撞,共和军里头最忌讳的就是高级军官与其它势力的军官私下往来,当初赵北的“和衷共济令”中也强调了这一点,虽然借口是军人不得从事政治活动,但聪明人一看就知道,这是防止外部势力渗透的手段,吴禄贞不是不知道“和衷共济令”,可为什么要与熊成基私下交往政治敏感性太差啊。熊成基就算是安庆首义的大功臣,可他到底是光复会的骨干,对光复会唯命是从,而赵北却一直在试图消除共和军的光复会印记,这一点,蓝天蔚是清楚的,吴禄贞也是清楚的。

这一刻,蓝天蔚甚至开始揣测赵北心里在怎么想了,“吃里爬外”、“纠结私党”这些罪名就算是坐不实,至少也能让吴禄贞彻底失去赵北的信任。

吴禄贞还是湖北本地人氏,日本士官学校高才生,在湖北军人心目中有一定地位,虽然和赵北比起来,他的人望、资力不足,但如果能够取得同盟会、光复会的支持,未必不能拉拢一部分湖北籍军官,进而对共和军的政策造成一定影响。

“这个熊成基,怎么不声不响的到武汉来了也不先拜见总司令,却与绶卿打得火热,他到底想干什么”蓝天蔚不无担忧的琢磨着,还没等他琢磨出个道道来,却听前排的赵北低呵了一声。

“百里,咱们不去黎府,咱们还是去政宣委总部,先见见那两个洋人。”

赵北面无表情的说道,眉头却是微微一皱。

串联不是这么串的,墙脚也不是这么挖的说到底是自己太年轻啊,以区区二十五岁年纪统率一军之众,坐拥两省地盘,也难怪会有人琢磨心思。

同盟会又怎么样光复会又怎么样在总司令面前,他们只不过是工具而已

第一卷 时代先锋 第243章 美国大腿上

第243章 美国大腿上

福特老爷车慢吞吞开出了飞行基地,在骑兵的引导下向汉阳城驶去,虽然路况极差,但这辆老爷车适应得很好,不过十多分钟便进了城,在路人的注目下缓缓驶向时政宣讲委员会。

由于汉口重建工作已经正式开始,政宣委已将总部搬到了汉阳招待所旁边。

在政宣委接待室等候的人不少,除了洋人之外,一伙士绅也在厢房品茶,他们都是远道而来的商人,不管他们拥有什么样的实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的民间股东。

去年汉冶萍改组成股份公司,盛宣怀本打算募集民间资金两千万圆,但应募者并不踊跃,募股之后没多久,“戊申”就爆发了,因此,汉冶萍的募股计划并没有完成,民间资本还不到两成,剩下的不是干股就是花股,都被赵北一口吞了下去,所以,现在他才是汉冶萍最大的股东。

这些民间股东是应邀前来,至于来干什么,总司令的邀请信里只是说“议事”,到底议的是什么事,众人都是一头雾水,但却不敢不来,因为不来就会被取消股东资格,真要是被取消了股东资格,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赵北连日本人都不怕,谁又奈何得了这个“赵屠”

其实若是仔细想想,还是能够猜到总司令的意图的,就在前段日子,先锋日报正在鼓吹对汉冶萍实施扩股,完成商办,扶持民间资本,所以,总司令招集股东议事,或许就是讨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