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尉说的不错。我也正有班师回朝之意,只是不知道太尉认为该留下多少兵马为宜”高飞问道。
贾诩道:“此次郭太尉前往匈奴,征召了五万匈奴兵,臣以为,可以全部留下。既然皇上有对西北用兵的打算,不多在这里屯些兵马,日后再行调遣的话,只怕也是浪费时日。古语云,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如今我军已经占领了河套地区的朔方、云中、定襄、五原、上郡、西河这六个东套的地方,而现在又攻占了西套地区的北地郡,除了湟水、渭水、洮水一带的西套地区未能占有外,已经囊括了整个河套地区的三分之二,这里的土地肥沃,适宜耕种,如果能迁徙民众在此地屯田,必然能够成为不亚于辽东、冀州、幽州一带的产量基地。所以,臣以为,在未来的几年时间内,当不断的加强西北边陲的重视程度,施行河北、辽东、中原、西北共同发展的策略。十年后,华夏国强盛的国力,足以发动全面的统一战争。”
在场的人听后,对贾诩所提出来的战略,都感到无比的振奋,而且还很佩服贾诩,什么叫做老谋深算,他们算是领教了。就连郭嘉也对贾诩佩服不已,没想到贾诩能够想的那么深远。
高飞看着贾诩,笑了起来,主动的拍起了手掌来,对贾诩的精彩言论表示欣赏。
他又看了看郭嘉,心中缓缓地想道:“一个鬼才,一个毒士,都是一流的谋士,但真正的比较起来,郭嘉却略逊色于贾诩。历史上,郭嘉都是在关键时刻才想出对策的,其他时间倒是没啥大建树,倒是贾诩不同,这个人从一开始就很活跃,为了自保,连续跟过好几个主子,而且不管跟谁,都对他倍加倚重,这份才能,在诸葛、司马、庞统、周瑜等还都没有成名的时候,确实是东汉末年第一谋士。”
他又继续问道:“太尉大人可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吗”
“虎翼大将军太史慈,可堪当此任。另外,皇上可以让征西将军马超、卫将军庞德担任虎翼大将军的副将,有此三人共同镇守灵州,即使是曹操亲自带领数十万之众来攻打,灵州也必然会固若金汤。”贾诩断言道。
太史慈听后,一脸的尴尬,急忙说道:“太尉大人,你言重了吧,那曹操哪里是那么容易对付的再说,这里有一个搅局的人,只要他不窝里反,我就很知足了。”
“你含沙射影的在说谁呢”马超听出了话音,两眼一瞪,大声叫道。
“你管我说谁呢,说谁谁心里清楚,你这样激动干啥”太史慈抱着双臂,反驳道。
盖勋见到太史慈和马超这两个人的关系,不禁也是捏了一把汗,对贾诩的断言也持有怀疑的态度。庞德为人忠厚,作战勇猛,或许还能跟马超相处的很好,可是这太史慈在华夏国就是一个刺头。他跟随高飞久了,自然对高飞的战将都做过一番了解,何况他现在又身居太尉之职对将军的各种情报都要看一看,在制定作战计划的时候,一定要慎重。
此时见马超跟太史慈的这种状态,当即抱拳说道:“皇上,臣以为,可将灵州一分为三,三位将军各自统领一部分,互为犄角之势,若有来犯之敌,也可以互相救援。”
高飞十分清楚当前的形式,摇了摇头,没有做什么解释,只是淡淡的说道:“盖太尉的建议很不错,只是这个建议,要押后几年施行。现在,还是以贾太尉的建议为基准吧。除了留下的五万匈奴兵外以及庞德的一万狼骑兵外,再从先零羌征召四万精壮的勇士,统一编成一支军队,赐番号镇戎军。由虎翼大将军太史慈出任镇戎军的都督,征西将军马超、卫将军庞德为副都督,所有兵饷、粮草全部由朝廷供应,五年之内,我要让这支匈奴人、羌人混杂编制而成的镇戎军成为西北第一军太史慈、马超,你们两个可有什么意见吗”
“没有”马超首先回答道。
“我也没有”太史慈紧跟着回答道。
“既然如此,那就这样定了,此外,我回到蓟城之后,前将军魏延、镇东将军褚燕,会被委派过来,一起加入镇戎军,成为镇戎军的副都督,这样,镇戎军就算交到你们五个人手里了。如何让镇戎军成为西北第一军,就看你们的能耐了,只是,到时候别让朕再走马换将,不然传了出去,对你们的名声不好。”
“皇上尽管放心,臣一定会将镇戎军带成西北第一军的。”太史慈斩钉截铁的说道。
高飞笑道:“有这个信心就行。正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今天暂且再在此地逗留一天,明天一早,朕就和三位太尉大人一起班师回朝。”
太史慈道:“那臣这就让人去安排下酒宴,欢送皇上回朝。”
高飞点了点头,心中却在暗想:“让太史慈和马超同台演绎,这场戏弄好了,镇戎军势必会成为西北第一军,弄不好,只怕我到时候还要来收拾乱摊子。”
他看了一眼贾诩,见贾诩对太史慈和马超两个人并不担心,他有时候也在想,是不是他想的太多了。
散会之后,高飞独自留下了贾诩,放下了皇帝的架子,像是一个多年不见的老友一样,挽住了贾诩的手,问道:“我一直在担心太史慈和马超两个人”
贾诩笑了笑,说道:“皇上既然设下了这盘棋局,就应该知道落子无悔的道理。无论这盘棋的结果是什么,太史慈、马超这两枚棋子,都将成为皇上手中最重要的两枚。”
高飞听后,释怀地笑了,也不再去想了。
第三卷 铁骑扫中原 799清风观
半个月后,高飞回到了蓟城,却听闻了两个噩耗,枢密院太尉卢植、参议院丞相蔡邕先后病逝,就连在蓟城内的两大神医张仲景和华佗都束手无策。
根据张仲景和华佗所说的那种症状,高飞联系到现代医学做出了判断,蔡邕是死于脑血栓,而卢植则是死于心肌梗塞。
两大辅政重臣的先后辞世,深深地刺痛了高飞的心,让他觉得,古代医术的匮乏,所谓的神医,也并不是包治百病。
公元一九一年七月底,在华夏国建国刚满十个月的时候,开国功臣蔡邕、卢植却突然与世长辞了。七月二十八日,高飞以国丧之礼厚葬了蔡邕、卢植,以彰显此二人的殊荣。
这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