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事实已成,无须多言。目前,我军的处境非常的艰险。南边和东边有中国的第一、第六两师10万精锐;在西边群山中,王士珍的整编师扼守着要道;在北面,有中国军西北纵队三个旅。第三军,已经处于中国军队的合围之中。而清晨的战斗,已经显然出中国军队可怕的攻坚作战能力。锦州防御作战,我和两位都要做好玉碎的准备才是。今日给元帅的电报中,本司令官已经恳切地提请元帅阁下更改作战计划,将第一、第四两军主力集中在大凌河以西,乘着天气还没转暖,大河没有解冻的良机,立即发起对凌海敌西北纵队的歼灭作战,打通第三军和本部的联系。二位将军,您们的任务是搜集部队,
尽快恢复战斗力,锦州东面和南面的防务,必将因为第三、第六师团参加凌海作战而交付给二位。拜托啦”
乃木希典大将说完,对着两个败军之将深深地鞠躬下去
看书投票,请投向大画师,投得越多,回到清朝当海盗的解禁越快。
第84节 钉子对钉子
自由再次吁请书友大大们将推荐票投给大画师,希望大大们在看书之余也理解自由的心情。还是那句话:支持自由的新书吧海盗的解禁速度,将随着您们支持新书力度的增加而加快。
奉天,日本关东军满洲军司令部。
锦州外围战的结果和乃木大将对战局的看法让大山岩很是吃惊。尽管,在战前就有英国陆军派驻日本军队中的“观察员”提醒过元帅“不可小看中国陆军”,可元帅一方面是有在1894年对华作战中的深刻影响,那时候的中国陆军精锐淮军是多么的孱弱啊一方面,元帅怀疑这是英国人在为西藏的失败而遮掩,故意夸大了中国军队的战力。当然,提起警告的不仅仅是英国观察员,还有天津驻屯军以及守田中佐本人不过,这些忠告都被大山岩元帅在不经意之间忽略了。
北票作战,中国军队显得非常的顽强。那种以命搏命的战法让素来以凶悍闻名的奥保巩大将也有点没辙,也有点心里发虚。在一整夜连续的、伤亡惨重的进攻后,皇族大将居然来电报请示元帅,要求再多给三天的期限,拿下北票。
显然,北票的失利是以极大地削弱中国军队为前提的,不值得元帅去考虑更多的东西。但是,松山之战带来的震撼太大两个师团在坚固阵地上总崩溃那是日本陆军建军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甚至是在日本古老的战争史上从未有过的耻辱回想去年六月,在进攻公主岭俄军的时候,曾经有过一个联队在保存军旗的情况下大崩溃,从而导致了满洲军从上到下的大整肃。可整肃的结果居然是两个师团的总体崩溃
乃木希典大将,是否适合继续担任第三军司令官呢元帅沉下心来思考着这个问题。可越想越觉得心浮气燥,越觉得战前制定的作战计划有着太多的疏忽和漏洞基于对中国军队战力的不正确评估制定出来的战役计划,其本身就是最大的错误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元帅本人对乃木大将也是很欣赏的,可是,不换将就意味着自己要向军部、向天皇承担所有责任乃木,提出了及早发动凌海作战的建议,这个建议是目前唯一有效转变不利局面的办法。这个时候,把军神、把这个建议的提出者换下来不明智不用想啦,作为关东军总司令,有什么不可以为部下承担的呢有山县在东京扛着,应该没有多大的问题。
那,就按照乃木的建议制定凌海作战计划在海路被断绝的条件下与凌海一线5万中国军决战噢,不,不是决战对日本而言,是打通与第三军的联系,扭转在战线上的不利态势。
大山岩走到地图前端详了许久,他深深地为中国军队统帅的战略指挥能力所折服。为了应付中国军队楔入第一军和第三军之间的钉子,关东军居然必须动用所有的力量来执行新的作战想定。战略啊战略,这个中国人提出来的词汇还是被中国人执行得最好啊
关东军的战线太长了旅大要驻防足够的兵力,浑河口要驻防足够的兵力,奉天以西要有足够的机动兵力对付讨厌的蒙古骑兵;而在锦州、义县、北票、凌海东,都要有足够的兵力去对付中国军队的重兵集团30万关东军,在这种战略布局下居然不敷调用战略厉害的战略
大山岩元帅看到,日军必须要收缩兵力,形成强大的重兵集团后,才能与中国军队展开决战。而锦州,这个原计划中的钓饵,在目前的态势中却成为日本关东军不得不救的无用棋子一种被敌人牵着鼻子走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感觉也带来了元帅心底彻骨的寒意为将者,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心里产生的寒意
先后参加过中日甲午战争时任第一军司令官和日俄战争的元帅,是经验丰富的老将,在他斑白的须发下面,也有着一代名将的聪慧大脑。大山岩迅速决定,命令第二军不惜一切代价强攻北票、义县,吸引中国军队的主力增援。而第三军用3、6两个主力师团,第一军用全部5个师团摆开大正面向凌海一线进击,打开通路。然后放弃锦州、放弃大凌河,退到辽河以东设防休整。这样,日本关东军就有三个军12个师团抱成一团,成为任何军队都无法一口吃掉的铁馒头。朝鲜军和第四军方面,则积极抽调兵力,向西增援。只要援兵一到,与中国军队就可以决战于辽河了
大年初一,北京城的空气中还残留着做天晚上鞭炮的火药味。龙剑铭破天荒地晚起了。在前线军队在冰天雪地的战场上打得热火朝天之时,荒唐的总司令也在罗帐软榻上展开生死搏杀。此刻,在冬日暖洋洋的阳光下,这位总司令在自家的后院里悠闲地晒着太阳。至少,表面上是这样。
龙剑铭,也该把指挥权交给李义安、聂文青、蔡锷、赵尔陆等人了。作为总司令,他在战略上已经为中日决战布好了局,而且并不是单纯的军事意义上的战略布局。中日之战,是两国的生死决战为此,龙剑铭从创建美联集团之初就开始算计、就开始做准备。外交上,日本失去了美国的支持,甚至隐隐有走向对立的态势。这其中,有龙剑铭在白宫游说罗斯福的功劳,有吴良撺掇哈里曼财团收购南满铁路,却被日本人一口回绝的影响,也有杜兰特这位密执安州国会议员的作用,还是洛克菲勒等人在美国惊人活动能力的结果。当然,最重要的是龙剑铭把30股份转让给了美国政府英国,日本的“忠实”盟友并不象去年、前年那样继续支持日本了。原因很简单,就算是英国全力支持日本,日本的经济力量也无法支撑起对中国的全面战争而在中国的手里,还有英军的俘虏、还有在南方军嘴边的香港,还有在东海大海战中获得全胜的海军舰队英国人,不会傻到为了那纸条约跟日本人在一条沉船上同归于尽也许,如果中日冲突发声在1904年日俄战争之前,英国是会动用全部力量的。可是,时机时机在1906年显然对日本不利至于法国,它跟日本的关系并不是非常的密切。曾经,法国人还支持俄国人与日本作战。最高兴的是德国,一个中、德、美联盟似乎越来越现实了
龙剑铭想到这里,嘴角不禁露出了微笑。
在外交上孤立日本,龙剑铭基本上做到了。从国内政治方面来看,因为对日战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