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担心,我知道他一定会打胜仗回来。”司徒燕的心态比李义安想像中要好上百倍,这种出自对军事毫无了解的直观感觉,与其说是在宽慰自己,不如说是在给军人们打气加油。而事实上,司徒燕的心里一直纠缠着六千对两万的担忧。
三团在王坤的引导下很快就到达了,这个时间距离二团的扫尾人员离去不过10来分钟而已
1903年的最后一个月的25日晚,一场莫名其妙的大水把英国军队的营地浸泡成沼泽。严冬的高原上,12月里怎么会有大水呢何况,是在一向以海拔高而干旱的帕里宗。驻扎在洼地里的英军苦不堪言,忙不迭的连夜把军营移驻到地势高一点的地方。
为此,在英军最高指挥层爆发一场争论。荣赫鹏在达到进军帕里的目的后,改变了原来的主意,力主继续进军;而麦克马洪则主张留下少量部队维持前进基地,先头部队的大多数退回亚东。
两个人各执己见互不相让,最后终于拿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荣赫鹏率领一个团的兵力,在维持帕里宗营地的基础上有限前进,而麦克马洪则带领另外一个多团的部队回亚东过冬。
英国军队南辕北辙地行动刚开始两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就席卷了北进的英国军队。夜里,11名锡克族士兵被冻僵,很快就继发肺炎死掉了。这一事件,无疑给了急着北进立功的荣赫鹏当头一棒他不得不命令手下1500人的部队留在帕里宗北面的堆纳过冬。
此后很多年里,当地的藏族老百姓都说是绰莫拉日山神发怒了把洪水、暴风雪和急病降临到侵略者的头上。
而实际上,天气的突变为西藏赢得了宝贵的三个月时间,也为龙剑铭率领的四川新军赢得了三个月时间。在这珍贵的三个月时间里,四川新军部队冒着严寒,靠着一条马帮走的茶马小道,积蓄了两个旅和一个炮兵团的兵力,积蓄了足够的粮草弹药,还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实战合成演练。
这个时候,龙剑铭发现,西藏地方政府的态度出现了变化
第67节 混乱的战略
1904年2月8日,日俄战争爆发
随着日本海军控制了制海权,日本陆军开始大量在朝鲜登陆集结,陆战一触即发。
看着盟友在东北的进展,亚东和堆纳的英国人开始跃跃欲试起来,不过,隆冬还没有过去,严寒使得无论是英军还是中国军队都无法动弹。自噶厦政府派出的谈判代表被英军扣留又被民众解救出来以后,直到1月4日英军占领堆纳,西藏地方政府都还坚决表示抗战。可是日俄战争打响的消息和西藏两个多月来的平静,使得西藏高层中一部分人又开始动摇起来。没有俄国人的帮助,西藏能凭借几万藏军和四川新军对付英国人吗
和谈之声再起,而四川新军的行动也受到了藏军的监视。战与和西藏方面乃至朝廷都是举棋不定的。在这个时候,部分藏族高层人员在间谍的挑唆下,把四川新军的到来视作英国人不愿意撤退的主因
洛桑坚赞带着满脸的愧色匆匆来到驻藏大臣衙门,会见裕刚和龙剑铭,要求已经前出至江孜的四川新军一旅一团和清军一个营撤退,江孜以南的地方防务,由藏军接收。
尽管洛桑坚赞的话已经带着歉意说的很委婉了,但是龙剑铭仍然忍不住发了些脾气,历史,难道又要重演吗西藏地方政府,到现在还存在着和平解决的幻想,把凶残的英国人看成绵羊,把帮助西藏的新军反看成了虎狼但是,愤怒不能改变现实。也许,只有噶厦求和希望的泡泡最终破裂以后,西藏,才有四川新军的用武之地。政治,可笑的政治把龙剑铭再次修正后的战略破坏了
在这里,在噶厦的眼睛里,龙剑铭这个督办还没有足够的分量,甚至还比不上裕刚。什么战略战术,噶厦政府的官员们是不予理会的,在一片和谈的气氛中,他们想着的是如何把英国人打发到亚东南面去。而裕刚作为驻藏大臣,首先考虑的是维持西藏噶厦政府和朝廷的关系,也不能过度地帮龙剑铭说话,当然,他本身对军事也是外行。
龙剑铭和四川新军,由此处于一个极其尴尬的境地里。明知道英国人的目的没有达到之前,和谈不可能成功;明知道1903年的3月的形势已经是极度危急了,可新军还不能动弹;明知道藏军肯定要在前线吃亏,可偏偏噶厦听不进龙剑铭的意见
不能一走了之,那不仅仅是对普通藏族人民的不负责任,也是对整个中国的未来不负责任尽管,新军的驻地旁总有藏军监视着,尽管,所有的作战方案已经成了空中楼阁,龙剑铭在这个时候,只能被动根据情况变化,主动担当一个查缺补漏的角色。心里的郁闷,是可想而知的。
新军的总指挥部,临时设在驻藏大臣衙门里。
“说说你的看法,守甫。”龙剑铭在向裕刚发泄了一阵后,回到指挥部又把情况源源本本地告诉了参谋长和参谋处长。他需要有一个万全的应急之策,有了计划,他才能下决心把泽登营调离江孜城。
“早听说西藏地方政府上层有英国和俄国的渗透,现在可算看明白了,看来,不吃点亏噶厦是不会真正下决心的。目前,江孜以南的布防情况是:藏军两个代本在嘎吾、堆纳、多庆一线驻守,日喀则、那曲、林芝数个代本的藏军和部分民兵正在紧急向江孜增援。江孜,有我军一个营和清军一个营,不过,江孜四周的要点我们没有办法控制,那些地方多是寺庙,藏军和地方官员不准我们进驻。因此,1营留在江孜其实意义并不大,完全可以撤离,在那里不如往东与山谷平行前出至英军侧翼,还有一定的战术价值。不过,一个营的兵力显得薄弱了一点,而且后勤保障方面就愈发困难。”李义安的肚子里也有股子怨气,这是目前新军里流行的东西,包括那些藏族官兵们,也同样很不理解自己的族人为什么要对新军“另眼相待”。
“你的意思是把一团埋在那里不,目标太大我情愿等时机成熟的时候再穿插进去,现在就扔那里,万一形势有变就危险了。倒是抽调部分骨干组织小分队撒在堆纳以南,在正面大